你是谁?我想,我们每个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可能,这个问题也一直没有答案,直到我们长大成年,还萦绕在心头。
如果现在再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是谁?”。你会如何评价自己呢?如果给你十张卡片将它们一一写下来,那么,究竟哪一张卡片对你的描述最为贴近呢?你会认为那个描述是最真实的吗?有没有可能当你换一个视角去推敲它时,又变得模糊了呢?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对话,一位印度女性L对另一位印度女性H说:“告诉我,你为什么是一个穆斯林呢?” H说:“因为我的家庭都是穆斯林。”,L却说:“那不对,首先你是一名女性。其次你出生在一个穆斯林的家庭,才让你成为一个穆斯林。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徒的家庭,那么你有可能就是一名基督教徒。” 这个对话很有意思,关于自我的定义,已经与出生的环境,文化背景相融合了。只是,如果我们接受了其他的文化思想,而超越了自己原有的文化传承,那么我,应该被如何定义呢?
文中作者对比了两个心理学理论。一个是马洛斯的个体主义,一个是弗兰克尔的自我超越。马洛斯强调的人的需求层次是以金字塔的形式表现,最底端的是生理需求,向上依次是安全感的需要、 归属和关爱的需要、 自尊和认可的需要、 美学和认知的需要,以及金字塔顶端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弗兰克尔的理论却与马洛斯相反,他提出人需要自我超越, 提升到超出狭隘的自我专注的需要,通过忘掉自己和奉献自身、 忽视自身并关注外界” 才成为完整的人。这倒是有一些佛家小我与大我的意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逆转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我”是不是又会变的不同。
那么,你,究竟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