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沉迷于手机的问题,相信很多父母都为此头疼不已。不管批评多少回,甚至打过骂过,孩子依然毫无改变,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想要改变孩子玩手机的习惯,我们做父母的就得先接纳孩子的这一行为,先对孩子玩手机这一事实给予理解。
而理解孩子的前提是,我们得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沉迷于手机?是因为网络本身内容丰富,有趣,孩子被吸引住了,还是我们大人不能满足孩子的某种需求,而网络恰好可以弥补了孩子的某些心理需求?
理解是改变的第一步,因为只有理解了孩子的需求,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他才会对我们敞开心扉,进而才会愿意跟我们吐露最真实的内心的声音。否则,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孩子为何而玩,只看见孩子的表面行为就加以批评指责,徒增孩子的反感和逆反心理,这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其实,每一个沉迷于手机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苦恼,或来自学习,或来自生活,或来自父母,或来自其他方面的。越是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那一部分,越是会在网络中寻求满足,比如打赢了一场游戏,孩子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可能这是生活中他难以获得的;发个抖音视频,他可以得到网友的点赞与肯定,可以获得关注感,而父母却整天给他打击和批评,相比之下,孩子当然更喜欢网络上的生活。
了解了孩子沉迷手机这个行为背后的动机之后,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是:
1.心态平和,跟孩子他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孩子,你就不会轻易为孩子玩手机的事而大发脾气了。理解孩子,我们要心态平和光明正大地和孩子一起讨论他喜欢的东西,孩子也不用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地跟我们聊他的兴趣爱好,这是相互信任的一种体现。
从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以及为什么喜欢,这十分有利于下一步引导工作的开展。比如孩子因为在学习上连连受挫,自信心深受打击,而在游戏中才能找回自信,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对学习上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回学习的信心,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改变孩子的行为的习惯。
2.学会换位思考,积极引导孩子。只有换位思考,我们才有可能深切体会到孩子的苦恼或无助。很多事情面前,如果仅仅以大人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看到的东西很可能与事实的真相相差甚远。但当我们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时,很可能会看到另外一种结果。
只有我们体会到了孩子内心的那份真实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孩子走出困境,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
3.了解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与孩子达成一个协议。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你就要了解每一盘游戏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允许孩子玩游戏的同时要和孩子商量好一次可以玩多久,确定好一个时限。这样一来,比你直接下死命令禁止孩子玩手机要有效得多,孩子也更加容易接受,因为协商的过程有尊重孩子,孩子被尊重自然更加愿意配合我们。
4.和善坚定,共同遵守约定。与孩子达成一致后,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遵守约定,既不能以大人的意愿去压制孩子,也不能让孩子一次次地突破约定。当然,协议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节的,只要双方都同意即可。
一旦定下了约定,如果孩子不遵守,我们可以给孩子一点商量的余地,但不要无条件地给予宽限,该接受惩罚的还得按约定执行。执行的过程,千万不要带着情绪去跟孩子沟通,一定要保持和善的心态,否则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导致事情不受控。
如果亲子关系不是很好,最好先想办法修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再处理其他问题。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处理其他问题的根本,这也是孩子信任我们的前提条件,否则事倍功半,还很有可能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对问题的处理更加不利。
5.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以身作则很重要,很多事情,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却要孩子必须做到,那是不可能的,换成谁心里都会不服。关于孩子沉迷于手机的问题,如果我们大人自己也一刻都离不开手机,还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到停不下来,我们如何去要求孩子做到不玩手机呢?
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其实都会受到父母的很大影响,如果我们自己不沉迷于手机,不沉迷于游戏中,在孩子面前我们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看书,或放下手机去锻炼身体,或好好地陪陪孩子,孩子也会有意无意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唠叨孩子一百遍,不如以身作则做一遍。给孩子树立榜样,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教育方式,你不妨可以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