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非常注重知胜之道,就是要在打仗前先要知道怎样才能取胜,被视为兵家秘籍的《孙子兵法》,也处处强调先胜后战,还归纳出五个知胜之道,成为“知胜五道”,成为后世谋划战争的必备之策!
知胜五道第一条: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也就是说动手之前,先要知道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这实际上就是孙武“胜可知而不可为”的思想,不要指望在战场上靠运气获胜,而要在必胜条件下一战而定。
这对判断力的要求很高,因为大部分人的主观判断都带有很强的个人意愿,很多时候都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的判断一定是正确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正应了那句流传很广的话:“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
孙武也看到这一点,所以他提出:必胜不可知,必败则是可知的。“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就要从最差的缺点验证,那最坏的结果考证下,就能知道究竟可不可以战了!
知胜五道第二条:识众寡之用者胜。
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识众寡之用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个知道需要用多少兵,考察将领的谋划能力。
历史上秦王灭楚之战,王翦认为“非六十万人不可”,而年轻气盛的李信则说“不过二十万人”便可,结果李信被打得大败,王翦帅六十万兵,与楚军耗了一年,待楚军熬不住了,挥师出击,一举灭了楚国!
第二个知道能带多少兵。考察将领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打仗也是个复杂的工程,不是单凭谋略、勇敢就能搞定的,组织、动员、管理听起来枯燥乏味,实际上非常关键。“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知道兵怎么带,怎么用。考察的是将领在战场上的操控能力,不同的将领带同样的兵,打仗的方式和结果也都不一样。刘邦百万兵就打不成仗了,而韩信“治众如治寡”,带多少兵都一样方便。认识到这些才是“识众寡之用”。
知胜五道第三条:上下同欲者胜。
就是要君臣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块使,同心协力才能打胜仗。这里实际上有两层意思,首先是承认上下不同欲,也就是君臣异利,君和臣,利益肯定是不一样的。
三国时期曹操伐东吴,孙权和群臣讨论战还是降,很多臣子都说打不过,应该谈个好条件投降,鲁肃告诉他:“臣子投降换个主公,还可以一样做官,您降了,做什么官呢?”孙权一听就明白了,自己不战就只有死路一条。,这就是君臣异利!
这要怎么上下同欲呢,兵家提倡建立军功激励机制,不用讲君仁臣忠、感恩戴德之类的话,设计利益激励机制,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好上加好再加分,自然君王仁爱,群臣忠勇,上下同欲者胜了!
知胜五道第四条:以虞待不虞者胜。
这里的“虞”,是预料、预备、防备的意思。万事有准备肯定胜过没有准备的。
而实际上绝大部分准备,都是白准备,但是兵法有言:“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尝。”宁肯白准备,也要“不防一万,只防万一”,不能让对手真的来了得手。每一次有效准备的背后,都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白准备!
“以虞待不虞者胜”,还有一层意思: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作战打仗是非常快速的,但决定胜负的往往都是日常的准备工作,平时的练兵、物资的积累都是这个道理。
人生其实一样需要不断地准备,一切准备就绪,机会来的时候,才能一蹴而就!
知胜五道第五条: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就是说将领能干,君王又不干预者胜。古语讲:“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出兵打仗,靠的是自己根据形势判断决策,不能听上面的,他们不在现场,只能靠猜测形式做判断,根本不靠谱。
然而历史上能做到“将能而君不御”的,却少之又少,贵为“谋圣”的诸葛亮也被刘禅误了几次好时机;精忠报国的岳飞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多少能臣名将都不是死于战场,而是毁于君王之手!
对于君王来说,内政外交,帝国对手和内部矛盾,各方的威胁和压力都有,数十万大军都交给将领,他焦虑也是正常的;对于大将来说,也不能断然把君王挡回去,也要考虑让君王可以插手,对他不设防,让君王放心大胆地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