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个小乌龟的寓言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
有个小乌龟和爸妈一起出去,到了目的地,找到一棵大树。发现没带可乐,于是爸妈让它回去拿。小乌龟临走的时候,跟爸妈说,你们不要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吃哦。爸妈说,不会的。小乌龟就走了。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小乌龟还没回来。爸爸说要不我们先吃。妈妈说,再等等吧。又过了一年,小乌龟还没来,爸妈很饿了,于是就拿出来吃。正要吃的时候,小乌龟从大树后面跳出来说,哈,终于被我等到了,我就知道你们会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吃。
看了这个寓言故事,我觉得小乌龟很搞笑,谁经得起它这样的检验。
但仔细想想,其实时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工作或是生活中,总有人不喜欢自己,感觉他人就是看自己不爽,存心跟自己作对,然后还会举很多例子证明自己的判断。
自证预言
心理学上管这种现象叫自证预言。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变成现实。
举个栗子,A抱怨说,我觉得领导对我有偏见,就迟到了十分钟,还专门在会上批评我,至于吗?别人迟到就说一句,我迟到了就批评。还有,有时候,忘了打卡,以为我是故意的。然后一口气还能说很多个例子,最终的结论就是:TA根本就是看我不爽。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是期望影响了我们的关注点。
如果,我们认为事情是好的,那么就会特别留意到好的方面。就好像,人逢喜事精神爽,看什么都可爱;如果认为事情是坏的,出门坐车可能都觉得路上车子都堵了很多。看到手机上显示11:11,总觉得注孤独终身。
你若是个好人,世界会对你好一点,你若是个坏人,世界就对你坏一点。也许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性本恶还是性本恶?
当某人做了一个决定,使自己利益受损,他真的是跟你过意不去吗?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做过不小心伤害他人的事情吧。
因此,不必急着下结论,更不必急着证明自己的判断。
我们生活在一个关系社会,必须要与他人产生链接,进行合作。合作的本质是什么?放弃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对方保障。信任的本质是什么?信任就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而人本恶,其实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如果可以做坏事,为何不做,不做才是傻呢。
德鲁克说,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每一个人的善意。人性有好有坏,但人性是经不起检验的。如果我们认为人性本坏,那么就会建立各种规章制度,时刻紧绷一根玄,避免犯错,活的小心翼翼。如果我们认为人性本善,就会去信任,赞美,认同。即使是胡萝卜加大棒,那重点是胡萝卜而不是大棒。
这个世界会好吗?
有个学生采访爱因斯坦,问: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你觉得什么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科学问题?
爱因斯坦想了一会说,相信未来是邪恶的还是善良的?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是恶的,那么他会去发明武器、创造壁垒,把人隔得越来越远。但如果一个科学家,相信这个世界是善良的,他就会终其一生去发明联系,创造链接,把人连得越来越紧密。
我们也一样,如果相信这个世界是邪恶的,终其一生会畏手畏脚,少犯错,老老实实活着。如果相信这个世界会是更好的,那么,就会去发现,去玩,去作一作。
你相信世界会更好吗?我相信。我是这么想的,我也要这样做,也相信我的世界也会这样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