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父母辈都期待着孩子长大后,可以过上安稳平淡的生活。于是,他们会再三强调着“铁饭碗”的重要性,生怕孩子们天性“爱折腾”,一不小心就脱离“正常”轨道,偏离了方向。稳定自然是好的。可这是一个不断更迭的时代,要在这种动态环境下寻求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渴望稳定,却又不安于稳定,正是当下大多数人面临的现状。其实,不论哪种工作体制下,没有不适合的工作,只有不适合的人。重要的是,随时保持离开的能力,让选择权在自己手里,时刻面对新变化,提高抗风险能力,由被动转为主动,那么,在哪里都是一样的稳定。
70年代出生的人对稳定的渴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一种传统。过去的几十年里,体制几乎就是稳定的代名词,这批人通过系统内招工转干、社会招工招干、毕业分配大中专生、转业退伍军人逐年进入了体制内,我就是啥也没准备靠父母稀里糊涂地进来了。结果这一进来就是三十年。前十年总觉得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老想跳出去;第二个十年也是衡量再三,第一觉得体制里应该不会差,第二想着就算差难道还不能跳槽走么?最近这十年,基本想着工资待遇,工作安逸!
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天生我材必有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直到进来后签了几年的“卖身契”就老实了。多少年我感觉一直没有适应好这个环境,一直在努力适应中,也觉得自己有些小进步,不知不觉已经半百的人了。头几年比较疯,到处乱跑,有了小孩后,就基本宅在家里了。于是,家庭和工作成为了我人生两大最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我几乎没有别的生活可言。
我理解大多数人说的稳定,是压力不大、薪酬中上、晋升不快,但公务员除了“晋升不快”,其他基本都不符合。因为上升空间小,必然就会有竞争。竞争来自多方面,个人能力、资源、规则,有时候甚至是运气。近年来各项改革措施力度加大后,虽然体制本身不会提供多少外部动力,因为建立了太长时间,很坚固。但体制内的人会因自我工作目标不同,动力也相应不同。尤其是刚进来的新人更加动力十足,因为年轻闯劲够、想法多、空间相对大。看着这些后生可畏,我的心情却是——“当初的我也曾这样?” 因为这些年轻人的忙没太多意义,离升职还远,谁也不会记得你最初的辛苦。除非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忙,抛家舍业,身体也能顶得住,这样一旦机会来了才抓得住。但总体说,概率很小。现在的体制,竞争、加班,已成了家常便饭。我能感到自己体重增加了,想法变少了,冲劲没有了,人也变老了。除了在小孩上学方面有一定优越感外,物质上是没有优越可言的。因为待遇是可见的愈发落后于整个社会,按照“养活”的本义,自己是没问题,其他就不要想了。这也是我宅的原因,社交从来都需要物质基础作为铺垫,可以说,自从有了娃,我也有了不社交的最好理由。
我曾有过离开的想法,做自己喜欢的事。但之前是随波逐流,现在却是有心无力。我也想明白了,稳定只是一种暂时状态,因为人的天性是追求变化的。稳定不是没有变化,而是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持所在阶层的稳定,甚至是稳定的上升。见到太多优秀的人,在体制内有超过一般水准的上升空间,但突然跳出去了。就像一个朋友说的,她辞职回办公室告别的时候,领导非常复杂地看了她一眼,她觉得其中有犹豫、有不甘、有重燃希望的火花。而她的那个领导一个月后也选择辞职了。体制中很多人,大家觉得他们不会离开,不应该离开,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这样想。
但突然某个时点,也许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念头,我就义无反顾地走了。所以说,稳定只能是过去时、进行时,但没人敢说是将来时。所以,现在的我最期待的将来时是退休,想过退休后儿女膝下,老干部的生活方式。不要问我在体制内是否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我的回应: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