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词,我们时时挂在嘴边,但是“教育”的含义是读完陶行知先生的《新教育》一文,才有了真正的理解。
首先,“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国民教育,是一种符合大众的,国民所需要的。这一点文章的有两处提到,教授一门学科,有怎样的收获,是否可以做一个有力的国民?另外讲究专业,“谁的事教谁,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农人的事去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作为教师,对教育、对学科、对课程,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哪些有用,哪些无用,哪些无用的还列在课程里?作为教师一定要这样子去取舍才行。另外,教师要明白,除了教材之外,还有许多文化等着我们去发掘,我们万不可依据教科书“拿来就用”,学科整合和学科深层次的解读也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养。
关于“新”字的含义,文中有三种解释:自新、常新、全新。自新,便是自我革新,有自己的特色,不可随波逐流;常新,便是天天新,日日新,革新的思想常常有;全新,指的是由内而外,不单形式还是精神都要新。结合教育的作用,新教育的含义便是:天天改造,天天进步,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带领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学”字的含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老师说什么,学生学什么,那就是录音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字是生活或者怎样生存。“学”与“生”联系起来就是学习人生之道、生存之道。陶行知先生的分析总使我恍然大悟,一些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词语经陶先生的解读,便有了新的理解,学生每天都应是在学习,每天都在受教育。我们还应抛开之前常说的“今天的好好学习是为了今后的过上好日子”,其实当下即生活,眼下的每一天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只为了今后的好日子,而让孩子陷入枯燥的学习中去,当下的学习也应与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我们要求用新的方法让学生成为新的自己,那么也要求我们要做新的教师,新教师不是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作为新教师,我们要有几个观点需要坚定,第一,认定教育事大有可为之事,学校里的事没有小事,孩子们的事不是无关轻重;小学校也是有可为的,小学也是有可为。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有限的园地里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