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让我有些头疼的是学生小Y,这学期他已经多次出现请假的现象,并且每次请事假都显得比较随意,我一直都没想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Y小时候出生在一个富足的家庭,从小锦衣玉食,生长在蜜罐里,没曾过过苦日子。可到了高二,父亲因病去世,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的积蓄,在经历了家庭巨大变化之后,他也患上了抑郁症。为了能保证学业不被耽误,他便留级到了我的班级。
或许是从小未曾体验过穷人的生活,面对节衣缩食的穷苦日子,他缺少了努力奋斗改变当下贫穷日子的斗志。时不时的还会心生抱怨,怨恨父亲生病后给家中留下巨额的债务。常常会沉迷在游戏的世界无法自拔,长时间的熬夜游戏,导致第二天无法按时起床。面对母亲的唠叨,他总是劈头盖脸的一顿乱骂。迫于小Y的压力,母亲很多时候也只能惯着,不想来学校,家长只好给他请假。原本想着他的抑郁症时而发作,我也并未对他做过多的要求。
加之现在班级里有一大半的学生在校外进行艺术培训,留在学校教室里仅有十三名学生。或许是我这三个月来的管理疏忽,从学期开始,便几乎没有严格按照之前制定的班规班纪进行严格的操行量化管理。 可最近,他已经出现了多次一整天一整天的请假,管理上的松懈,以至于在他身上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现在,我越发的觉得应该对他身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了,作为老师,我原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如果不将他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给制止住,否则长此以往,他一定会被自己的放纵给耽误了。
结合之前在班级管理中,我们的班规有强调事假和病假在处理上的区别。一般,请事假原则上一学期可以出现三次,超过了次数将会纳入操行量化考核,而请病假必须出具病例证明,否则也将纳入按照操行量化考核。这样的管理制度,在之前的班级管理中并未出现问题。高三的学生了,还是不成熟,一旦制度上放松,学生身上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
看来强化制度管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育需要的或许不是太多的改革创新,需要的更多是习惯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