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论和目的论

      今天参加的是合肥市杜青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举行的读书会,本次读的是《循环提问》,聊到的主要内容是因果论和目的论。

  例如一位自残的学生认为他自残是因为班主任的管理让他烦,班主任认为他管学生是因为学生自残,相互的因果关系。

    比如,在一个家庭内部,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协同决定了所有其他人的行为。即一个人的改变可以引起其他人的改变。家长给孩子赋能,让孩子改变促进家庭改变。家长改变促使孩子发生改变。

      目的论对因果论的启发:当互为囚徒,互为狱卒的直线性思维因果论情境出现,(既互相制约,又互相能解放对方)(咨询师)尝试引入第三方视角。如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外的子女视角。家校关系中,师生关系的家长责任。亲情关系中,姐弟关系的家长视角等。也就是从外部视角去看待问题,了解更多信息。比如来访者的问题可以通过他人了解,了解到他人对来访者问题的看法,以后的咨询可以尝试。

  案例分析:是什么让当事人的问题扰动了其他人的纠结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些懵,有些迷,专业书籍需要反刍和请教,看群里老师们的留言,真心惭愧,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理论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直是我们生活的常识性理论,也被我们应用到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我不好好学习,就不会有好的前途;...
    水路飞杜老师阅读 421评论 0 3
  • 昨天课上内容讲了最后三个基本理念。 第8个理念: 因果思维和果因思维。 1. 因果思维和果因思维这是在讲什么?在讲...
    韩晏阅读 2,004评论 2 9
  • 弗氏认为: 任何精神病症都存在致病的原因,即无意识与意识之间心理平衡的丧失,而无意识则可追溯到患者的性压抑或精神创...
    认直八阅读 1,291评论 0 0
  • 听了几天微课,看了点书,感觉阿德勒的目的论是对我冲击最大的。作为准科学教教徒,以前学的、用的都是因果论、决定论,发...
    _浩然_阅读 8,316评论 0 4
  • 2022-04-19回顾 今天看《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谈到目的论,非常赞同。活在当下的我们,目的论能更好地帮助我...
    肖炎子阅读 4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