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当中阴历的九月九,中华民族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每年都过,每年的感受也都有所不同。可就算有不同的感受,起码也都还有,可今年,连感受都荡然无存。如果今天是工作日也就算了,可作为双休日,今天这一整天,没有任何我们小时候想象的那种全家人聚在一起为家里的两位老人过一过重阳,甚至连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条微信,两位老人都没有受到。只有我和父母一起到了祖父母家中,但这也是每个周六我们一家必做之事,并没有带多少过重阳节之意。整个重阳节唯一一件与这个节日有关的也就是家里那一盒高桥松饼是为重阳而得来的,其实也并不是购买的,而是居委里给各位老人送的罢了。
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新闻当中说今日重阳节,各个地方都做了些什么于过重阳有关的事情,或是哪些地方的习俗干了什么什么诸如此类的话题。我看了之后,并无产生多少兴趣,反而觉得索然无味,因为在自己的这个家里没有这样的氛围,大家的冷淡着实让人感到害怕。并且不过此节不是因为忘记了,而是虽然记得清清楚楚,却没有什么有新意的想法加以实施,故而索性不过了。
造成这一状况,我先责怪了我自己,为什么没准备什么东西或者筹办什么活动来为祖父母过过重阳节呢?我也早就知道今日便是重阳,它是为天下老人设立的节日,它不同于其他给老人过的日子,是历史悠久,充满着中华古代文化的节日。看看古代人过的重阳节:一家人带着老人一起出游登高,吃着糯口的重阳糕,照陶渊明的始终所说,还得赏菊花,饮菊花酒,高兴时甚至唱起歌来,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这样的情景除了快乐以外还富有许多诗意与古代人的悠闲。想到这里,再看看今天的重阳,我只能在心里自责。
可能这就是现代新媒体社会的一种趋势,很多在外打工者连春节都无法回到家乡去,好几年才能回一次家。或者说有许多人明明过节在家中,却也从不把节日当回事儿,一如既往宅在家里,干着自己想干的事情。连春节这样的大节日尚且如此,何况这个连假都不放的重阳节呢?这样看来,不仅仅是重阳节的问题,许多中国的其他传统佳节也都有这样的问题。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若是谈起这些节日来,大家其实都有话可说,也都知道这些节日该干什么。可是有时只是因为没有兴致或是根本没有时间,节日就此被搁浅了。事到如今,许多老年人还懂得这些节日习俗的许多细节,但随着节庆味的越来越淡,可能到我们这些年轻人老了之后,子女后代问起我们:“这个节日都该干些什么呀?”我们可能会一时语塞,无言语对。
现在就已经如此了,那我们后代的后代呢?再过几百年呢?可能春节这种大节日还不会受损,但是重阳节这样的不放假、又没有什么特殊节日氛围的日子可能已经被大家给遗忘了吧。
2017/10/28 文/程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