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中住着一位慈祥的天使,她没有翅膀,却给了我一辈子的爱,她就是我的外婆。
中秋回家时,越发觉得外婆老态龙钟,我笑她:“那天有人说你穿衣服好看,爱打扮。”
“有什么好看的,都老成这个样子了。”外婆眯着眼笑着说,又顺手平了平身上那件她最爱的亚麻色马甲。
“你没有老,还年轻,算命的都说你这老太太命长,要活一百岁。”我歪着脑袋将脸凑到她的脸边说到。
“活不了那么长,我自己知道,都87了,也算活够本了,管它呢,反正过一天是一天。”
这就是我的外婆,87岁,不畏生死,活得透彻。她总说自己是泥土都快遮住眼睛的人,多活的每一天,都是赚的。
外婆年岁不少,脾气也不小。
“红,你快来教我写字。”她着急地呼喊我。“这么老了现在才想起来要学写字呀。”我笑着问她。
“我要学我的名字。”外婆并没有看我,拿着半截铅笔,埋着头认真地在小本子上捣鼓着,“那天他们拿个东西让我签字,我说我不会写字,他还不高兴。”
“不用写名字,你按个手印,反正你自己按的,一样有用。”
“不行,他笑话我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下次呀,我一定写给他看,看他挖苦谁去。”外婆抬起头用坚定的眼神告诉了我她学写字的决心,我拿过笔,在拼音本上,一笔一划地给她写了下来。
整个下午,一个驼背老太太照着笔画,脸贴着笔,一撇一捺地反复画着自己的名字。
看着她满头银发,我有些心疼,让她休息她都拒绝了。外婆总是倔强,如她小时候一样。
外婆说,小时候家里穷,兄妹多,她是家里老大,带大了妹妹,还有弟弟。辛苦了一辈子,带了五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又开始带孙子。
外婆说自己五六岁开始做饭,到现在还没离开过灶台,这一煮都快八十年了。
外婆的炊烟,总是隐没在清晨的雾气中,印在我朦胧的睡眼里。只是灶台前的身影,越来越小。
这是个瘦小的老太太,却精神焕发地整天东家转了转西家,爱为女人打抱不平,我叫她“爱管闲事的老太太”。她说,那些女人被打了又不声张,但是凭什么男人该打她呢,再错也不能动手。男人不能打女人,这是外婆的底线。
家庭暴力在外婆的眼里是绝对不允许的。她说女人跟男人一样,应该平等,女孩跟男孩一样,都是孩子。
外婆给我讲过她当年带孩子的事儿,我清楚地记得她当时眼睛带着泪光回忆的情景。
“你妈小时候身体就虚得很,经常病,两岁的时候,有一回晕倒,都说救不活了,我奶奶都劝我说,是个女娃,养不活就算了,扔了吧。”
“我让你大舅看着你三舅和你四姨,一副担子挑着你妈和你小舅,走了一天的路才到医生家。你看,你们两姊妹现在也都这么大了。”
是因为外婆没有放弃自己体弱多病的女儿,她将更多的爱给了孱弱的孩子,女儿慢慢地好了起来。
我妈总是每月都要求我回家看望外婆,我妈说外婆最惦记的是我,她的外孙女。
我每月能抽空回家一次,却也只住上一晚。外婆总怕我这没吃上,那没带上,走时把我的后备箱塞得满满的,外婆咧着嘴笑,满口的假牙也笑了。
我会在走时给外婆塞上几百块钱,她却拒绝着,她说她有钱。
外婆说我老是给她买东西,用了我太多钱,她要在省下来去买房。
……
这是我的外婆,我的天使。
外婆虽大字不识一个,却总用她的故事,让我顿悟出许多的人生道理。喧嚣的城市里,外婆的话回荡在耳边,我似乎总能看到外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地对我说:“红,别怕,继续前行。”
END
无戒写作训练营 第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