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两晋悲歌》:东晋立国(一)

我是一个拆书匠

时间紧、任务重、无资源的“诺亚方舟”

永嘉之乱后,石勒大修战船,准备南下,一鼓作气将东晋一并灭了。所幸天降三月大雨,让东晋朝廷有时间凝聚大量兵力在寿春阻击石勒的部队,这才保留了汉族的火种,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南北平行的局势。

然而,司马睿和王导的南下根本不如想象中一帆风顺。江东世家大族如地头蛇般盘踞,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这一战中,小吏就为我们梳理了东晋在江南立国的大体脉络。

从三国的时候开始,孙吴地方其实就已是被各世家大族所把控,孙坚父子三人,一直在努力的与他们达成一个平衡。孙权称帝后,甚至用鼓励官员之间内斗的方式来制衡各大家族。

尽管他们做出如此努力,孙吴越到后期,越出的都是像孙皓那样的暴君,政权早就失了人心,所以司马炎伐吴的时候江东世族并没有很大的阻力,也为司马睿接手做了铺垫。

伐吴后,西晋方面给予了江南世族们优待,一定程度上给了他们自治的权力,于是江东便过了20余年的安生日子。

不过我们都知道这种这种安宁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在八王之乱后,中央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掌控。江东爆发了石冰之乱,不过洛阳虽然已经无力派兵保护,但是世家长期的自治让他们很快组建起了一支用以自卫的军团。来扬州负责南粮北调的陈敏瞅准机会,主动请缨,和本土军队一起,掐灭了石冰之乱的火焰。

事后,陈敏进入了中级官员的行列,那些自发平叛的本土军队却没有实质上的奖赏,他们却也没有因此而不忿,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保卫家园的乡仗,而非国仗。政治层面上,作为曾经的战败国,他们是要自觉地远离权力中心的。另一方面,江南是富庶之地,所以世家大族们自给自足,没有什么政治野心。

八王之乱后期,陈敏看清了司马家的虚弱,想做下一个孙策,动了割据之心。但是经过世家们的商议,觉得陈敏不是那块料。司马越的军谘祭酒广陵华谭更是写信给陈敏身侧的大臣顾荣,陈明利害,告诉他陈敏没法带着他们走向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