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简单说说“心理表征”这个概念,是最近颇有体会的一个概念。
知道它是源自《刻意练习》这本书。
现在慢慢意识到,很多时候都存在这样一个表征,有它和没有它,做事的状态会相差很多,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
且举例说说吧。
最近在参加昂sir的定位训练营,在开营之初,昂sir就说,试着用这一个月的时间创造“奇迹”。我当时听到有些振奋,但也仅此而已,开营结束后,对这句话的印象就逐渐模糊下去了。直到两个多星期后的现在——为了争取每个周末“拆又拆”的机会,我们的小组长率先号召大家,给自己立flag,每天几点前打卡,然后真的做到。
对于这件事,我非常赞成,也立了flag——每晚21:00之前打卡,但好像是一种没往心里去的赞同——21:00之前打就行啦——所以即使看到群里的伙伴已经很积极地完成,并在号召其他人的时候,我仍然在拖,总觉得不着急。
这时的“心理表征”还没有完全形成,更多是一种随心所欲,晃哪儿算哪儿。
后来下午,居然收到了组长的专门私信,友好地提示要及时打卡~
有那么几秒,我愣住了——原来组长和伙伴们可以积极到这种程度——即使定了截至日期,仍然能早就早——原来他们对待这件事的”心理表征“是这样的——凡事主动地前置。
带着几许震撼和不好意思,昨天我提前了4小时完成作业。
这时再返回去看群里伙伴的互相激励,突然意识到,我之前的认知,是把”奇迹“放在了一个愿意相信,但觉得很远的地位上,就像昂sir说定位要短距一样,放得太远,就把自己放成了旁观者。而组长的这次催促,促成了我的行动,进而也提高了我的心理认知——觉得“奇迹”在身边。现在,整个小组的氛围慢慢起来了,再读大家的消息,不再觉得自己只是偶尔冒泡的透明人,不再觉得小组只是活跃的伙伴的天地,而发现自己也是主人,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与伙伴链接,为自己开拓。
当天晚上,同样又受到伙伴激发,提前写了今天的作业,早上再看看其他伙伴的,修改修改就直接打卡了——在心理层面尝到了甜头,有了正向的激励,按照新的做事路径继续下去的可能性就增加了。
这时,对待学习打卡这件事的“心理表征”才算初步建立起来——不再旁观,可以主动。
再比如,现在在写的这篇文字。
回顾以往的写字状态,心里更多是模糊的,很少想过散文、议论文等不同问题的写法,而只是在追求一种”朦胧美“一般,觉得写字这事就是意识流(高中语文老师曾这么评价我的一些作文,其实是不带批评的客观陈述,可能我由此记住了这个词,并理解为一种赞美),就是一种写作手法,一气呵成就算了数,间或还夹杂着一丝来路不明的得意感。别人读不懂,就认为是别人没有读出其中深意,不是作者的问题。但现在变了。写的时候,不时就停下来返回修改,因为怕行文啰嗦、怕句子前后逻辑不合适、怕没把主题突出到位,任思维发散写了多余的东西,怕没表达清楚主旨,写了对自己没有提升,对读者也没有提供多少便利。
议论文的核心在提出观点并论证,在于帮自己梳理(当然字数要够1000,笑),所以模糊的地方要再想想,行文的逻辑可以多走几遍。不再任性,多有调整,多有主动。
同样,对待写议论文这件事的“心理表征”也就逐渐建立起来——立意清楚,雕琢模糊。
按照《刻意练习》书中的说法,那些在专业领域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对应成功的“心理表征”,也就是一个对应的行为或思考模式。模式养成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境,大脑就自动按照“心理表征”去动作。比如“优秀是一种习惯”,想来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