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卡。
对于看上去很努力的人,有一个学名:拖延症。每天都在焦躁中度过,每天都对自己不满意,但是无力改变。
01你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相信每个同学都对这句诗牢记于心。
但是你真的努力了吗?
每天的心思都在学习上吗?
观察了很多同学,其实大部分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小刚的一天新学期开始了,小刚精神抖擞,暗下决心,不能像以前那样了,一定要好好学习。
早上醒来后,拿出手机,在朋友圈发了句: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加油!第一节是语文课,刚开始几分钟他还能听进去,感觉挺简单,后来不知不觉走神了,
想起了鹿晗;
想起了TFBoys……
然后就下课了。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有些懊恼,觉得不该走神,要认真听讲。
接下来是数学课,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可是老师讲的是什么东西,怎么听不懂?
在全班最安静的时候,小刚突然灵魂出窍了:先是耳朵失去了听觉,后来视觉也有些模糊。渐渐地,模糊变成了黑暗,在同桌轻轻的嘲笑声中,他才发现自己好像打瞌睡了。呵呵,赶紧坐端正!
看看其他同学,都认真听着呢,咱也别落下,想着想着,眼前又是一片黑了,终于睡着了。……就这样糊里糊涂中,正课都上完了。
吃晚饭的时候,小刚感觉很不好,觉得今天浪费了,似乎没学到什么东西。
不过没关系,还有晚自习,要把白天落下的补回来。他又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一个都不能少,加油!
晚自习开始了,小刚先做数学作业,第一道题比较简单,轻松搞定;第二道不会,先跳过去;第三道不会,先跳过去;第四道不会,再跳过去……
算了,还是先做物理作业吧,可又重复了数学的循环。折腾了3节晚自习,作业还没做完,看来晚上要熬夜了。
小刚回宿舍里,找学霸借了作业本,本来想学一下,结果发现时间不够用了,用了半个多小时把所有作业都抄完,终于松了口气。又发了个朋友圈:熬夜也要把作业完成,晚安!
02不要以为你有主角光环
所谓主角光环,也可以叫主角不死定律。比如成龙的电影,不论他前期被虐得多惨,最后都能翻盘;唐僧被抓了N次,最后依然没被妖怪吃掉。
但现实会这样吗?主角之所以不会挂掉,因为导演需要他推进情节,我们只关注到了主角,君不见一批批配角的悲惨遭遇。想想西游记中的妖精们你就知道了。
某某的表兄平时学习不用功,到最后三个月突然意识到大学的重要性,然后奋起直追,很快进入年级前三名,高考又超常发挥,最后被清华录取。
上届学长家庭困难,连鸡腿都舍不得买,可是他知道家里不容易,于是边打工边学习,学习时间比别人少,成绩却比别人高很多。
隔壁班的学习委员早恋,居然不耽误学习。
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可能你也会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暗自以为,别看我现在不行,一旦日后发飙,前途不可限量。
可能还会总结出自己的几大优点,比如聪明、记忆力好、有独特的解题思路等,于是每天混日子,期待最后逆袭,扬眉吐气。
03学习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
对每一个人来说,学习的内容存在于你的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黑暗区。
舒适区:就是你不会做错、肯定能拿分的知识区域。
学习区:一看答案就会,不看答案可能做错的题,这是学习区的主要内容;还有就是需要动动脑筋,仔细研究,然后可以看懂的部分,这占学习区的一小部分。
黑暗区:顾名思义,就是你的地狱了,指怎么搞也弄不懂的区域,即使看了答案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题就是为了嘲笑你而存在的。
“我智力不行,和学霸相差太多。”
相信各位都有这种体验:遇到一个难题,你研究了一节课都不得要领,但是把它拿到学霸那里,人家几分钟就搞定了。
这时你会有一种挫败感,真是不如人家啊!
次数多了,就从心里认输了:他是学霸,我只能做个普通学生。如果你观察学霸,会发现他的学习时间和你一样,甚至玩得比你还要多,但是人家的分数就是高。这时最容易得出的结论就是,学霸聪明,智力强,是普通学生不能比的。
真是这样吗?
他的智力比我差吗?在学习这条路上,其实智力只占一小部分,通过努力,再配合合适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那么,你真的努力吗?
学习等式:知识量=学习效率×有效学习时间
04推荐的学习习惯
1科学的目标
规划好阶段性目标科学的目标。对于拖延症患者,一定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要遵循游戏的原理:成就感、上手容易、时间短、目标可期。
做好短期目标。每节课弄懂一道题,搞清楚它的考点、解题思路、同类题目的解决方法。注意,不要贪多,很多同学每天上课很忙,号称刷了10道、20道题,可最后一个方法也没记下来,真正的白忙活。
为什么要定这个目标?很多人之所以考试成绩低,或者发挥不稳定,就是因为对题目的掌握程度不够,并没有吃透它,导致被同一个问题反复扣分,慢慢变成了学渣。
只弄懂一个问题,是不是太少了?这么多科,这么多道题,要什么时候才能全部做完?你完全不用担心,开始这么做,是为了得到成就感,让你不断认可自己、强化信心,就像打游戏一样,最开始是一些小角色,等你级别升高了,就可以和大BOSS战斗。
怎么执行?你可能会遇到这些问题:
(1)这么多科,到底先看哪个?翻看书包,拿出哪个科目就看哪个。你要知道,选择是耗费意志力的,本来下了很大决心,结果被一次次选择消磨殆尽。学渣的最大问题是从来没有开始过,所以首先行动起来,然后再解决其他问题。
(2)我渴了,先去喝点水。不立刻喝水会死吗?先拿出英语书,背下5个单词再喝水也不迟。
(3)数学太难了,我都不想翻开作业。那是因为你前面落下太多了。从第1章的基础做起,确认能独立做会以后,再做第二个题。不要贪多。
排除杂念
2用好清单计划
3给自己不确定性奖励。
奖励必须是反馈型的,有确定性的,有的父母当孩子记住一个单词便奖励一块钱,记住一篇文章奖励五十,孩子的能力迅速提升,形成正反馈。有糊涂的父母跟孩子说期末考前三名就奖励他迪士尼乐园一日游,这样做往往没什么效果,因为绝大部分人不响应长期激励。
最有效的激励叫随机奖励。很多人都玩过游戏,那里边的宝物掉落就是随机的,这种现象很容易让人无法自拔。
4时间管理的能力
5复盘的能力
“我有所成就的话,一半源于天资,一半即源于复盘”,是柳传志首先在企业管理领域提出的一个概念。
6有目的的练习
走出舒适区。
7日常使用结构性思维
什么式结构向思维:在对一件事物进行全面了解的时候会从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样(How)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俗称2W1H。
8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飞行员开飞机不够一千个小时就不能算老手,马拉松运动员每天都跑几十公里,优秀的程序员也是从对着书一行一行代码敲过来的。在学习的前期,一个人是没有方向、没有思路、没有全局感的,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投入时间,过一段时间就会突然清晰了。很多人学习新技能一无所成,就是死在了这个时间点前。
9思维模式的转变
9-1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会使你急于一遍遍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个性——那么,你最好证明你自己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正常水平,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或者给人感觉不足。
9-2成长性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你需要打的牌不过是你成长的起始点。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你是否知道,达尔文和托尔斯泰在小时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Ben Hogan),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童年时完全肢体不协调?摄影家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几乎登上了评选20世纪最重要艺术家的全部榜单,却没有通过她接受的第一个摄影课程的考试?还有杰拉尔丁·佩奇(GeraldinePage),最著名的演员之一,曾经因为缺乏天赋而被建议放弃演员梦想?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是这样解释他们糟糕的成绩的。有一些人会贬低自己的能力:“我是最笨的”或者“我被数学搞得头都大了”。还有很多人为了掩盖这种情绪,转而去责怪其他人:“因为数学老师又胖又讨厌”“因为英语老师是一个大屁股胖子”或者“因为老师嗑药了”。这些五花八门的分析问题的方式,让他们很难在未来获得成功。
面对失败逼近的威胁,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们则动用他们的全部能力来学习。他们对我们说,自己有时也会感到招架不住,但他们采取的应对方式却是坚持不懈,全力以赴
10究竟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对我来说,体育运动的乐趣并不在于夺冠。”杰西·乔伊娜-柯西告诉我们,
“无论是运动的过程还是结果,我得到的快乐是一样多的。如果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或者觉得自己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我并不介意输掉比赛。如果我输了,我只要回到训练轨迹上来,接受更多的训练就好了。”
迈克尔·乔丹只有过一次想要不费力就取得成功的心态。那年他刚从棒球界回归公牛队,他后来也接受了教训。那一年,公牛队在季后赛被淘汰。“你不可能离开又回来,还想继续称霸篮球。从现在开始,我将从身体到思想上都做好准备。”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坦白。公牛队在接下来三年里都赢得了NBA总冠军。
11工具。
一个人掌握了复杂工具,才真正具备了能力,如果仅仅掌握了简单的工具是没用的。人的能力只有和工具叠加起来,才能形成效果叠加。
12如何赶走你的焦虑情绪
每天写成功日记,积累正能量。学渣每天都会经受“我不行”的折磨:作业完不成、考试不及格、上课被提问等。每次折磨,都会给自己一个负面评价,进而恶性循环,越来越差。这里推荐给大家。操作方法很简单:买一个记事本,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10分钟,拿出这本子,记录下今天干得漂亮的事情。
13激发积极情绪
通过采取行动激发出一种积极的情绪,你就可以开始重塑大脑了,就像你在心情不好时仍表现得和情绪良好时一样。
用乐观的心态点亮你的未来心理韧性强的人会把令人沮丧的局面转化成机会,并从中学到新东西。他们并不希望坏事发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隐藏的机会上,以此应对糟糕的环境。
14相信“复利”的力量。
“复利”是个经济学名词,又叫利滚利、以利生利。复利是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
15不断挑战自己的边界。
学习讲究的并不是谁学得最苦,或者谁的心最“诚”。
有一个民间围棋高手,总觉得我国的棋手水平太差,居然连个韩国选手都搞不定,于是他到中国围棋协会,说要代表中国打败韩国。
协会负责人不好意思打击他,就带了一位老先生过来,说你先和他下一盘,看看水平。结果那个民间高手一败涂地。
他吃惊地问:这位高手叫什么?负责人说:他是传达室的王大爷。
16风雨无阻21天。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21天效应”。也就是说要养成一个习惯,最少需要21天的时间。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这是小黑人和小白人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第二阶段:7~21天。此阶段表现为“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小黑人已经战败,但是还不甘心,随时准备反扑。第三阶段:21~90天。此阶段表现为“不经意,自然”,无须意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