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没想到,儿子才十三,我就提前体验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尊敬的彭校长、林校长、各位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受学校之邀,可以分享你们生命中十分钟的美好时光。我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在这里上学,八年的学校生活使他健康快乐的成长,也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在此,结合北外附校的教育方式,我想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两个观点:
1、素质比成绩更重要
在这里,你们能够有幸体验到北外的全人教育理念,从各方面获得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初一甚至小学阶段开始的双语学习,可以使你们的大脑得以分区,能够像母语一样自由学习第二门外语;同时,双语学习还能开发你们的智力,这也是为什么双语班的同学在多学一门课程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
在中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性思维。我校从小学阶段就开展了OM的兴趣课程。我的孩子从小学时就想选修这门课,可惜却没能如愿。我一直注重他在文学、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培养,直到他自己想办法加入了初中的OM小组并一路努力,最终代表北京队站在了全球总决赛的舞台上,我才知道他对科学竟如此执着。这个经历告诉我:兴趣不是源于家长的培养,而是来自学生内心的热爱。我想说,正是北外附校的远见卓识,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科学和艺术的探索中不断创新、取得佳绩。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把小白鼠放在三组不同的环境中。第一组是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小笼子里;第二组是把几只小白鼠放在一个足够大的笼子里,这两组都会给予足够的食物;第三组是把6-8只小白鼠放在一个类似迪士尼的乐园里,笼子里不但有足够的食物,而且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同时每天还要更换一次玩具。几周后,研究人员发现,第三组小白鼠的大脑皮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个实验说明,在丰富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开发我们的大脑。
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取得北大附人大附那样的成绩,但是北外附校却给学生们创造了丰富的成长环境,能够培养你们良好的综合素养。成绩是暂时的,可以凭借一时的努力去取得,然而素质却无法一蹴而就获得提高,它将陪伴你们的一生!
2、目标比能力更重要
我有一个A大的同学,她的学习成绩非常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快毕业时,她没有来参加论文答辩,因为医生诊断,她得了精神分裂症。
现在很多学校的考生考试后撕书成风,还有些大学生面临毕业时感到抑郁和迷茫,这些大都与学习的目标不清晰或是人生存在的意义不明确相关。
我想大家都曾经被父母要求参加过一些兴趣班,他们也许还跟你们说过,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但是,只认真学习和具备了一些特长,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吗?试想,即使你可以搭载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即便你拥有最先进的导航技术,但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设定目的地。
应对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之一就是:你有没有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作为这个世纪的主人,你们更要勇敢地迎接这个挑战!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就能认真地思考:你是谁,你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那么,你对人生就有了新的视角,学习也将变为你自己的责任,而你的人生也将从此展开新的篇章。
我给大家讲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有一个科学家对一所小学的所有学生进行了智商测试。测验结束后,每位班主任都得到了一份名单,上面记录着自己班级排名最高的前十名同学,但事实上,他们的成绩和其他学生差不多。研究者告诉老师们,这些学生在学年结束时,他们的智商将有所提升。
你可能已经猜到了,与科学家的预言相同,当学年结束后,这些学生智商水平的提高幅度竟然真的显著高于其他学生。
在学校中,我们也会预期某个班的学习成绩会更好,当班长的同学领导能力会比其他同学更强,这些预期十有八九都会变成现实。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自我实现预言。
所以,无论你原来是怎样的人,从今天开始,只要确立你自己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为之而努力,你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轮不到比天赋,拼努力就可以。
亲爱的同学们,人生不是赢在起跑线,而是赢在转折点。青春无悔,人生无憾,无愧于心方能笑看世间浮沉。很多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我更希望你们能身心健康、品格健全、素养深厚、志存高远。我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终有一天,你会因北外附校而骄傲,北外附校也会因你而更加辉煌!
By 毒舌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