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饱饱今天上楼的时候,门口王奶奶正带孙子浇花。看到饱饱,小孙子元宝热情地打招呼,饱饱,快来一起玩吧。
当时饱饱正急切地想上楼。
见有人正拉开着门禁,三步并作两步就进了楼。
02
姥姥觉得某些方面有些不对劲。于是叫住了饱饱。“饱饱,元宝哥哥叫你一起玩,你应该说什么呢?”
“饱饱不玩。”饱饱回应。
“那好,饱饱,咱们去跟元宝哥哥说,饱饱不玩了,饱饱回家吃饭了,下午再一起玩好不好?”
饱饱答应了。随着姥姥出了楼道,回到了楼前。
结果是,回到楼前的饱饱看到元宝手里的水枪,非常感兴趣,两人又玩了半个多小时。
03
在最后半个小时的交往中,饱饱学会了怎样去跟别人借东西,又怎样归还别人,还有怎样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更重要的是,饱饱知道了,对别人的邀请要有反馈。
2岁的孩子正以自我为中心,眼睛里没有别人,他的需要正是第一需要,对于社会交往,还只是凭借生物学本能,觉得自己想怎样就怎样。而社会交往的教养因素,在这么小的孩子还是空白。
此时,饱饱可能有些饿了。当元宝叫他的时候,他没有停住脚步,而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进了楼道。
04
妈妈们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更自信?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搞清楚孩子自信的来源。其实孩子的自信来自于真实世界的有效反馈。受欢迎的孩子得到的正反馈更多,他会越来越自信。相反,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会越来越没有自信。
孩子的受欢迎程度,又取决于他对别人的反馈。
比如今天饱饱没有学会怎样回馈元宝和奶奶的邀请,而是直接上了楼。下一次,元宝可能就不再邀请饱饱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
而这一切,2岁的饱饱浑然不知。
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一定要抓住机会训练孩子的反馈能力,这不仅仅是礼仪问题,它在孩子性格养成中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