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BigData-10HDFS上传与下载机制

上一篇:081-BigData-09HDFS上传与下载

一、HDFS的数据流

1、HDFS写数据流程

image.png
image.png

1)客户端向namenode请求上传文件,namenode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存在,父目录是否存在。

2)namenode返回是否可以上传。

3)客户端请求第一个 block上传到哪几个datanode服务器上。

4)namenode返回3个datanode节点,分别为dn1、dn2、dn3。

5)客户端请求dn1上传数据,dn1收到请求会继续调用dn2,然后dn2调用dn3,将这个通信管道建立完成。

6)dn1、dn2、dn3逐级应答客户端。

7)客户端开始往dn1上传第一个block(先从磁盘读取数据放到一个本地内存缓存),以packet为单位,dn1收到一个packet就会传给dn2,dn2传给dn3;dn1每传一个packet会放入一个应答队列等待应答。

8)当一个block传输完成之后,客户端再次请求namenode上传第二个block的服务器。(重复执行3-7步)

image.png

1)客户端通过调用DistributedFileSystem的create方法创建新文件。

2)DistributedFileSystem通过RPC调用namenode去创建一个没有blocks关联的新文件,创建前, namenode会做各种校验,比如文件是否存在,客户端有无权限去创建等。如果校验通过, namenode就会记录下新文件,否则就会抛出IO异常。

3)前两步结束后,会返回FSDataOutputStream的对象,与读文件的时候相似, FSDataOutputStream被封装成DFSOutputStream。DFSOutputStream可以协调namenode和 datanode。客户端开始写数据到DFSOutputStream,DFSOutputStream会把数据切成一个个小的packet,然后排成队 列data quene(数据队列)。

4)DataStreamer会去处理接受data quene,它先询问namenode这个新的block最适合存储的在哪几个datanode里(比如重复数是3,那么就找到3个最适合的 datanode),把他们排成一个pipeline。DataStreamer把packet按队列输出到管道的第一个datanode中,第一个 datanode又把packet输出到第二个datanode中,以此类推。

5)DFSOutputStream还有一个对列叫ack quene,也是由packet组成,等待datanode的收到响应,当pipeline中的所有datanode都表示已经收到的时候,这时ack quene才会把对应的packet包移除掉。

  • 如果在写的过程中某个datanode发生错误,会采取以下几步:
    a、pipeline被关闭掉;
    b、为了防止防止丢包ack quene里的packet会同步到data quene里;
    c、把产生错误的datanode上当前在写但未完成的block删掉;
    d、block剩下的部分被写到剩下的两个正常的datanode中;
    e、namenode找到另外的datanode去创建这个块的复制。当然,这些操作对客户端来说是无感知的。

6)客户端完成写数据后调用close方法关闭写入流。

7)DataStreamer把剩余得包都刷到pipeline里,然后等待ack信息,收到最后一个ack后,通知datanode把文件标视为已完成。

  • 注意:客户端执行write操作后,写完的block才是可见的(注:和下面的一致性所对应),正在写的block对客户端是不可见的,只有 调用sync方法,客户端才确保该文件的写操作已经全部完成,当客户端调用close方法时,会默认调用sync方法。是否需要手动调用取决你根据程序需 要在数据健壮性和吞吐率之间的权衡

2、HDFS读数据流程

image.png

1)客户端通过Distributed FileSystem向namenode请求下载文件,namenode通过查询元数据,找到文件块所在的datanode地址。

2)挑选一台datanode(就近原则,然后随机)服务器,请求读取数据。

3)datanode开始传输数据给客户端(从磁盘里面读取数据输入流,以packet为单位来做校验)。

4)客户端以packet为单位接收,先在本地缓存,然后写入目标文件。

重点:

1、首先调用FileSystem对象的open方法,其实是一个DistributedFileSystem的实例。

2、DistributedFileSystem通过rpc获得文件的第一批block的locations,同一个block按照重复数会返回多个locations,这些locations按照hadoop拓扑结构排序,距离客户端近的排在前面。

3、前两步会返回一个FSDataInputStream对象,该对象会被封装DFSInputStream对象,DFSInputStream可 以方便的管理datanode和namenode数据流。客户端调用read方法,DFSInputStream最会找出离客户端最近的datanode 并连接。

4、数据从datanode源源不断的流向客户端。

5、如果第一块的数据读完了,就会关闭指向第一块的datanode连接,接着读取下一块。这些操作对客户端来说是透明的,客户端的角度看来只是读一个持续不断的流。

6、如果第一批block都读完了, DFSInputStream就会去namenode拿下一批block的locations,然后继续读,如果所有的块都读完,这时就会关闭掉所有的流。

7、如果在读数据的时候, DFSInputStream和datanode的通讯发生异常,就会尝试正在读的block的排序第二近的datanode,并且会记录哪个 datanode发生错误,剩余的blocks读的时候就会直接跳过该datanode。 DFSInputStream也会检查block数据校验和,如果发现一个坏的block,就会先报告到namenode节点,然后 DFSInputStream在其他的datanode上读该block的镜像。

8、该设计就是客户端直接连接datanode来检索数据并且namenode来负责为每一个block提供最优的datanode, namenode仅仅处理block location的请求,这些信息都加载在namenode的内存中,hdfs通过datanode集群可以承受大量客户端的并发访问。

二、网络拓扑概念

网络拓扑(Network Topology)结构是指用传输介质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指构成网络的成员间特定的物理的即真实的、或者逻辑的即虚拟的排列方式。如果两个网络的连接结构相同我们就说它们的网络拓扑相同,尽管它们各自内部的物理接线、节点间距离可能会有不同。

image.png

计算机连接的方式叫做“网络拓扑结构”(Network Topology)。网络拓扑是指用传输媒体互连各种设备的物理布局,特别是计算机分布的位置以及电缆如何通过它们。设计一个网络的时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拓扑方式。每种拓扑都有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拓扑是一种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形状等物理属性,而仅仅使用点或者线描述多个物体实际位置与关系的抽象表示方法。拓扑不关心事物的细节,也不在乎相互的比例关系,而只是以图的形式表示一定范围内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要实现互联,就必须使用一定的组织结构进行连接,这种组织结构就叫做“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形象地描述了网络的安排和配置方式,以及各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通俗地说,“拓扑结构”就是指这些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

研究网络和它的线图的拓扑性质的理论,又称网络图论。拓扑是指几何体的一种接触关系或连接关系;当几何体发生连续塑性变形时,它的接触关系会保持不变。用节点和支路组成的线图表示的网络结构也具有这种性质。

网络拓朴的早期研究始于1736年瑞士数学家L.欧拉发表的关于柯尼斯堡桥问题的论文。1845年和1847年,G.R.基尔霍夫发表的两篇论文为网络拓扑应用于电网络分析奠定了基础。

image.png

星型结构,上图所示。

在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如“节点”、“结点”、“链路”和“通路”这四个术语。它们到底各自代表什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1) 节点

一个“节点”其实就是一个网络端口。节点又分为“转节点”和“访问节点”两类。“转节点”的作用是支持网络的连接,它通过通信线路转接和传递信息,如交换机、网关、路由器、防火墙设备的各个网络端口等;而“访问节点”是信息交换的源点和目标点,通常是用户计算机上的网卡接口。如我们在设计一个网络系统时,通常所说的共有××个节点,其实就是在网络中有多个要配置IP地址的网络端口。

(2)结点

一个“结点”是指一台网络设备,因为它们通常连接了多个“节点”,所以称之为“结点”。在计算机网络中的结点又分为链路结点和路由结点,它们就分别对应的是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从网络中的结点数多少就可以大概知道你的计算机网络规模和基本结构了。

(3)链路

“链路”是两个节点间的线路。链路分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或称数据链路)两种,前者是指实际存在的通信线路,由设备网络端口和传输介质连接实现;后者是指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网络通路,由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标准和协议来实现。如果链路层协议没有起作用,数据链路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4)通路

“通路”从发出信息的节点到接收信息的节点之间的一串节点和链路的组合。也就是说,它是一系列穿越通信网络而建立起来的节点到节点的链路串连。它与“链路”的区别主要在于一条“通路”中可能包括多条“链路”。

  • 在本地网络中,两个节点被称为“彼此近邻”是什么意思?在海量数据处理中,其主要限制因素是节点之间数据的传输速率——带宽很稀缺。这里的想法是将两个节点间的带宽作为距离的衡量标准。
    节点距离:两个节点到达最近的共同祖先的距离总和。
    例如,假设有数据中心d1机架r1中的节点n1。该节点可以表示为/d1/r1/n1。利用这种标记,这里给出四种距离描述。
    Distance(/d1/r1/n1, /d1/r1/n1)=0(同一节点上的进程)
    Distance(/d1/r1/n1, /d1/r1/n2)=2(同一机架上的不同节点)
    Distance(/d1/r1/n1, /d1/r3/n2)=4(同一数据中心不同机架上的节点)
    Distance(/d1/r1/n1, /d2/r4/n2)=6(不同数据中心的节点)
image.png

三、机架感知(Rack Awareness)

默认情况:

1、默认情况下HDFS没有开启机架感知,所有的机器默认都是在同一个机架下,名为: /default-rack

2、HDFS不能够自动判断集群中各个datanode的网络拓扑情况,HDFS写入block是随机的

为什么要设置机架感知:

1、开启机架感知,NN可以知道DN所处的网络位置。

2、根据网络拓扑图可以计算出rackid,通过rackid信息可以计算出任意两台DN之间的距离。

3、在HDFS写入block时,会根据距离,调整副本放置策略。

4、写入策略会将副本写入到不同的机架上,防止某一机架挂掉,副本丢失的情况。同时可以降低在读取时候的网络I/O。但是会增加写操作的成本。

配置机架后的副本放置策略:

配置机架感知后,HDFS在选择三个DN时,就会进行相应的判断:

1、如果上传本机不是一个DN,而是一个客户端,那么就从所有slave机器中随机选择一台DN作为第一个块的写入机器(DN1)。而此时如果上传机器本身就是一个DN,那么就将该DN本身作为第一个块写入机器。

2、随后在DN1所属的机架外的另外的机架上,随机的选择一台,作为第二个block的写入DN机器(DN2)。

3、在写第三个block前,先判断前两个DN是否在同一个机架上,如果是在同一个机架,那么就尝试在另外一个机架上选择第三个DN作为写入机器(DN3)。而如果DN1和DN2没有在同一个机架上,则在DN2所在的机架上选择一台DN作为DN3。(hadoop fsck xx -files -blocks -locations -racks )

4、得到三个DN的列表后,从NN返回该列表到DFSClient之前,会在NN端首先根据该写入客户端跟DN列表中每个DN之间的距离由近到远进行一个排序,客户端根据这个顺序由近到远的进行数据块的写入。

5、根据距离排好序的DN节点列表返回给DFSClient后,DFSClient便会创建Block OutputStream,并向这次block写入pipeline中的第一个节点(最近的节点)开始写入block数据。

6、写完第一个block后,依次按照DN列表中的次远的node进行写入,直到最后一个block写入成功,DFSClinet返回成功,该block写入操作结束。

Ambari设置机架感知

1、登陆Ambari控制台,选择Host选项,打开对应的Host详情

2、在Summary选项卡中设置具体的Rack信息

3、重启服务,集群会自动进行rebalance

4、通过hdfs dfsadmin -printTopology命令可以查看当前集群机架状态

5、reblance结束后,Under Replicated Blocks指标为0,代表所有Block已经完成备份

  • 资料

官方ip地址

  • 注意:

1、低版本Hadoop副本节点选择:

第一个副本在client所处的节点上。如果客户端在集群外,随机选一个。

第二个副本和第一个副本位于不相同机架的随机节点上。

第三个副本和第二个副本位于相同机架,节点随机。

2、高副本节点选择:

第一个副本在client所处的节点上。如果客户端在集群外,随机选一个。

第二个副本和第一个副本位于相同机架,随机节点。

第三个副本位于不同机架,随机节点。

四、一致性模型

1、debug调试如下代码

@Test
    public void writeFile() throws Exception{
        // 1 创建配置信息对象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 new Configuration();
        fs = FileSystem.get(configuration);
        
        // 2 创建文件输出流
        Path path = new Path("F:\\date\\H.txt");
        FSDataOutputStream fos = fs.create(path);
        
        // 3 写数据
        fos.write("hello Andy".getBytes());
        // 4 一致性刷新
        fos.hflush();
        
        fos.close();
    }

2、总结

写入数据时,如果希望数据被其他client立即可见,调用如下方法

FSDataOutputStream. hflush ();      //清理客户端缓冲区数据,被其他client立即可见

五、NameNode工作机制

1、NameNode&Secondary NameNode工作机制

1)第一阶段:namenode启动

(1)第一次启动namenode格式化后,创建fsimage和edits文件。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直接加载编辑日志(edits)和镜像文件(fsimage)到内存

(2)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的请求

(3)namenode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

(4)namenode在内存中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2)第二阶段:Secondary NameNode工作

(1)Secondary NameNode询问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直接带回namenode是否检查结果。

(2)Secondary NameNode请求执行checkpoint。

(3)namenode滚动正在写的edits日志。

(4)将滚动前的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拷贝到Secondary NameNode

(5)Secondary NameNode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并合并。

(6)生成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

(7)拷贝fsimage.chkpoint到namenode。

(8)namenode将fsimage.chkpoint重新命名成fsimage。

3)chkpoint检查时间参数设置

(1)通常情况下,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一小时执行一次。

[hdfs-default.xml]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3600</value>
</property>

(2)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当操作次数达到1百万时,SecondaryNameNode执行一次。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name>
  <value>1000000</value>
<description>操作动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check.period</name>
  <value>60</value>
<description> 1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六、镜像文件和编辑日志文件

1)概念

namenode被格式化之后,将在/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current目录中产生如下文件,注只能在NameNode所在的节点才能找到此文件
可以执行find . -name edits* 来查找文件

edits_0000000000000000000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md5
seen_txid
VERSION

(1)Fsimage文件:HDFS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dnode的序列化信息。

(2)Edits文件:存放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有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3)seen_txid文件保存的是一个数字,就是最后一个edits_的数字。

(4)每次Namenode启动的时候都会将fsimage文件读入内存,并从00001开始到seen_txid中记录的数字依次执行每个edits里面的更新操作,保证内存中的元数据信息是最新的、同步的,可以看成Namenode启动的时候就将fsimage和edits文件进行了合并。

2)oiv查看fsimage文件

(1)查看oiv和oev命令

hdfs
oiv                  apply the offline fsimage viewer to an fsimage
oev                  apply the offline edits viewer to an edits file

(2)基本语法

hdfs oiv -p 文件类型 -i镜像文件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3)案例实操

pwd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current

hdfs oiv -p XML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316 -o /opt/fsimage.xml

cat /opt/module/hadop-2.8.4/fsimage.xml

将显示的xml文件内容拷贝到IDEA中创建的xml文件中,并格式化。

3)oev查看edits文件

(1)基本语法

hdfs oev -p 文件类型 -i编辑日志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p –processor <arg> 指定转换类型: binary (二进制格式), xml (默认,XML格式),stats

-i –inputFile <arg> 输入edits文件,如果是xml后缀,表示XML格式,其他表示二进制

-o –outputFile <arg> 输出文件,如果存在,则会覆盖

(2)案例实操

hdfs oev -p XML -i edits_0000000000000000135-0000000000000000135 -o /opt/module/hadoop-2.8.4/edits.xml -p stats
cat /opt/module/hadoop-2.8.4/edits.xml
image.png

每个RECORD记录了一次操作,比如图中的
OP_ADD代表添加文件操作、OP_MKDIR代表创建目录操作。里面还记录了
文件路径(PATH)
修改时间(MTIME)
添加时间(ATIME)
客户端名称(CLIENT_NAME)
客户端地址(CLIENT_MACHINE)
权限(PERMISSION_STATUS)等非常有用的信息

将显示的xml文件内容拷贝到IDEA中创建的xml文件中,并格式化。

七、滚动编辑日志

正常情况HDFS文件系统有更新操作时,就会滚动编辑日志。也可以用命令强制滚动编辑日志。

1)滚动编辑日志(前提必须启动集群)

hdfs dfsadmin -rollEdits

举例:原文件名edits_inprogress_0000000000000000321
执行以下命令后

hdfs dfsadmin -rollEdits

Successfully rolled edit logs.
New segment starts at txid 323
edits_inprogress_0000000000000000321 => edits_inprogress_0000000000000000323

2)镜像文件什么时候产生

Namenode启动时加载镜像文件和编辑日志

八、namenode版本号

1)查看namenode版本号

在/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current这个目录下查看VERSION
namespaceID=1778616660
clusterID=CID-bc165781-d10a-46b2-9b6f-3beb1d988fe0
cTime=1552918200296
storageType=NAME_NODE
blockpoolID=BP-274621862-192.168.1.111-1552918200296
layoutVersion=-63

2)namenode版本号具体解释

(1) namespaceID在HDFS上,会有多个Namenode,所以不同Namenode的namespaceID是不同的,分别管理一组blockpoolID。

(2)clusterID集群id,全局唯一

(3)cTime属性标记了namenode存储系统的创建时间,对于刚刚格式化的存储系统,这个属性为0;但是在文件系统升级之后,该值会更新到新的时间戳。

(4)storageType属性说明该存储目录包含的是namenode的数据结构。

(5)blockpoolID:一个block pool id标识一个block pool,并且是跨集群的全局唯一。当一个新的Namespace被创建的时候(format过程的一部分)会创建并持久化一个唯一ID。在创建过程构建全局唯一的BlockPoolID比人为的配置更可靠一些。NN将BlockPoolID持久化到磁盘中,在后续的启动过程中,会再次load并使用。

(6)layoutVersion是一个负整数。通常只有HDFS增加新特性时才会更新这个版本号。

(7)storageID (存储ID):是DataNode的ID,不唯一

九、SecondaryNameNode目录结构

Secondary NameNode用来监控HDFS状态的辅助后台程序,每隔一段时间获取HDFS元数据的快照。

在/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secondary/current这个目录中查看SecondaryNameNode目录结构。

edits_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2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2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2.md5
VERSION

SecondaryNameNode的namesecondary/current目录和主namenode的current目录的布局相同。

好处:在主namenode发生故障时(假设没有及时备份数据),可以从SecondaryNameNode恢复数据。

方法一:将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拷贝到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

方法二:使用-importCheckpoint选项启动namenode守护进程,从而将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拷贝到namenode目录中。

1)案例实操(一):

模拟namenode故障,并采用方法一,恢复namenode数据

(1)kill -9 namenode进程

(2)删除namenode存储的数据(/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

rm -rf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

注:此时hadoop-daemon.sh stop namenode关闭NN,

然后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重启NN,发现50070页面启动不了

(3)拷贝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到原namenode存储数据目录

cp -r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secondary/*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

(4)重新启动namenode

sbin/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2)案例实操(二):

模拟namenode故障,并采用方法二,恢复namenode数据

(0)修改hdfs-site.xml中的配置,value的单位是秒,默认3600,即1小时,仅配置一台即可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120</value>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value>/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value>
</property>

(1)kill -9 namenode进程

(2)删除namenode存储的数据(/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

rm -rf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

(3)如果SecondaryNameNode不和Namenode在一个主机节点上,需要将Secondary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拷贝到Namenode存储数据的平级目录。

pwd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

ls
data  name  namesecondary

(4)导入检查点数据(等待一会ctrl+c结束掉)

bin/hdfs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5)启动namenode

sbin/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6)如果提示文件锁了,可以删除in_use.lock

rm -rf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secondary/in_use.lock

十、集群安全模式操作

1)概述

Namenode启动时,首先将映像文件(fsimage)载入内存,并执行编辑日志(edits)中的各项操作。一旦在内存中成功建立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映像,则创建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和一个空的编辑日志。此时,namenode开始监听datanode请求。但是此刻,namenode运行在安全模式,即namenode的文件系统对于客户端来说是只读的。

系统中的数据块的位置并不是由namenode维护的,而是以块列表的形式存储在datanode中。在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namenode会在内存中保留所有块位置的映射信息。在安全模式下,各个datanode会向namenode发送最新的块列表信息,namenode了解到足够多的块位置信息之后,即可高效运行文件系统。

如果满足“最小副本条件”,namenode会在30秒钟之后就退出安全模式。所谓的最小副本条件指的是在整个文件系统中99.9%的块满足最小副本级别(默认值:dfs.replication.min=1)。在启动一个刚刚格式化的HDFS集群时,因为系统中还没有任何块,所以namenode不会进入安全模式。

2)基本语法

集群处于安全模式,不能执行重要操作(写操作)。集群启动完成后,自动退出安全模式。

(1)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get (功能描述:查看安全模式状态)
(2)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enter (功能描述:进入安全模式状态)
(3)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功能描述:离开安全模式状态)
(4)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wait (功能描述:等待安全模式状态)

3)案例

模拟等待安全模式

1)先进入安全模式
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enter
2)执行下面的脚本

编辑一个脚本(注:必须已设置环境变量,要不就写绝对路径)

#!bin/bash
hdfs dfsadmin -safemode wait
hadoop fs -put /opt/BBB /

3)再打开一个窗口,执行

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十一、Namenode多目录配置

1)namenode的本地目录可以配置成多个,且每个目录存放内容相同,增加了可靠性。

2)具体配置如下:

hdfs-site.xml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value>file:///${hadoop.tmp.dir}/dfs/name1,file:///${hadoop.tmp.dir}/dfs/name2</value>
</property>

停止集群 删除data 和 logs rm -rf data/* logs/*

hdfs namenode -format

start-dfs.sh

去展示

  • 总结

思考1:如果在非Namenode节点、进行格式化(hdfs namenode -format)
是否和在NN节点上同样会生成name1和name2目录呢?

答:只要配置了以上得配置,在该节点下同样会生成name1和name2

具体解释:

格式化做了哪些事情?

在NameNode节点上,有两个最重要的路径,分别被用来存储元数据信息和操作日志,而这两个路径来自于配置文件,它们对应的属性分别是dfs.name.dir和dfs.name.edits.dir,同时,它们默认的路径均是/tmp/hadoop/dfs/name。格式化时,NameNode会清空两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之后,格式化会在目录dfs.name.dir下创建文件hadoop.tmp.dir 这个配置,会让dfs.name.dir和dfs.name.edits.dir会让两个目录的文件生成在一个目录里。

思考2:非NN上如果生成了name1和name2,那么他和NN上生成得有没有差别?

答:有区别、NN节点上会产生新得edits_XXX,非NN不会fsimage会更新,而非NN不会,只会产生一个仅初始化得到得fsimage,不会生成edits,更不会发生日志滚动。

下一篇:083-BigData-11HDFS目录结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029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238评论 3 388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57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214评论 1 28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3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392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16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196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631评论 1 30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19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090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76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41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9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952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979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HDFS入门 hadoop架构 Hadoop 1.0中的资源管理方案 Hadoop 1.0指的是版本为Apache...
    依天立业阅读 1,047评论 0 1
  • HDFS文件系统 HDFS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采用分而治之的设计思想,将大文件、大批量文件,分布式存放在大量服务...
    spilledyear阅读 1,384评论 0 0
  •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angyinhua/p/7657937.html注:本...
    currynie阅读 1,849评论 0 2
  • HDFS的设计目标 通过上一篇文章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HDFS到底是怎样的东西,以及它是怎样通过多副本机制来提供高...
    陌上疏影凉阅读 1,443评论 0 3
  • 英雄手握軒轅劍 豪氣衝雲上九天 斬盡妖魔平四海 江湖俠義美名傳
    诗呆阅读 2,431评论 32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