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源渊与邓福邦山 水艺术之构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续上期

  带着思索一并走进了邓福邦先生的翰宝隆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幅巨作《秦山得道图》。整幅画面,巍峨端祥,苍松间瑞云升腾,一位智者和后生在谈古论"道”。我们也在优雅的环境中颇受感染,浮想联篇。不觉中跨进了他的秦山之境。采访中谈起他与秦山约定之事,并知道他还是个"山里人",邓福邦青少年时就生活在河南最西部名叫灵宝豫灵的杨家村。此处被三山一水护围着。南靠逶迤的秦岭,东西护扶着皇天塬。对面沐浴着大黄河,远方眺望着中条山。活脱脱一个窝居于金盆中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邓福邦和他的故乡人祖辈就此享受着上苍给予的庇佑和甘霖。此地人杰地灵,山青水秀,历代都是人们生活的富庶之地,再加上这里又是豫秦晋三省交界,洛阳至西安的必经官道。函谷与潼关各驻守一边,商贸来往、人文交流十分畅通和便利。各类出土文物记载和召示着灵宝豫灵曾经的劫难与辉煌。历史上汉代四知清名的杨震和他的子孙就繁衍于此。太子含怨屈辞山前泉鸠里,采杏西塬面若桃花的杨玉环,贯有"吳带当风"美誉的中国山水画祖师、人物绘画”冠绝于世"的吳道之,三国奇智解鸡助的杨修,战东京古槐挂甲的李世民等均在此留下千古美谈。黄老学在此深拥民心,黄帝、老子、大禹、女娲、夸父等的遗迹比比皆是。老百姓都自豪地称道:一镢头下去就可能刨出一个朝代。可见此处的文化内涵要有多么的深厚。这里还有一座河南省海拔最高的道教名山一一亚武山,此山是大秦山北麓的余脉,她东望岱岳,西瞰太华,南跨伏牛,北望中条。像一只伏望北方水洲的巨凤大鸟,背负着中华道教尊神玄武。〈山上正殿为玄武大殿)。整座山体花岗岩结构,嵯峨威武,锋锐驚天。植被丰茂,古松绵延。华厦胜境之优势随处可见。她既有南岳之秀,又有北岳之雄。是喜画人一部天然的范本芥子园。只要窥其一二,即悟"道法自然"。她更像一条龙脉,自西向东横亘在那里,提携着黄河与长江,统领着北方和南方。这就是秦山,中国最伟大的山。在她的深处并开启着一场命运与人性的交织,苦难与超脱并存的历史大戏。邓福邦艺术的思维根基就建立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加上他对老子道德经的现实研习,对黄河文化、黄帝文化以及人文学科的思辩,对艺术的产生、升华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並萌发了让中国书画这门国粹艺术如何去接地气去服务时代,服务百姓。让人们从身边熟悉的地域和素材中感受到由自然而升华到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从而提高大家的艺术审美水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他和秦山有个约定"?我们带着思索一并走进了邓福邦先生的翰宝隆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幅巨作《秦山得道图》。整...
    论道秦山阅读 2,649评论 0 1
  • 昨晚,小柒要画画,于是拿起笔就开始了。一会儿功夫,就画出了这一沓。 今天早上,一觉睡到快八点,小柒拉着我要我看她的...
    许00阅读 3,265评论 0 0
  • 大元昌茶业阅读 3,114评论 0 0
  • 每个时光都是人生的一个部分,都值得纪念。节假日除了放假之外,我没有过多的庆祝,日子过得平淡。自从参加FEC活动,我...
    小迷糊_a730阅读 3,647评论 0 0
  • 1.我怎么如此幸运,下午的时候觉得有好多的事情都没有办,那么我就转换了一下做事的风格,决定晚上不再做饭,在外面吃。...
    史真如阅读 891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