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的书法报告
我想写书法很多年,一度十分着迷。买了各种自己喜欢的字帖,买了各路网络大神推荐的毛笔,买了各种卖家推荐的纸,甚至砚台。突然有一天却发现,自己快沦为“文房四宝”的奴隶,或者一个平庸的器材党。而且,陆陆续续花了不少时间练字,却都不得什么要领,没什么进展。自己写完都觉得没什么意思,一地的混乱鸡毛。Suddenly, I'm so bitch。痛心疾首之下,剁手放弃。
但是,长期以来,心里那些飞舞飘渺,飘逸潇洒的墨写文字却一直让人放不下,压不住。午夜梦回,或者行走江湖的时候,看到别人写就的题词,对联,总是觉得十分的爱断情伤。项目管理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实现一些从无到有突破。本人好歹也曾经是PMP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Okay?于是,2014年3月18日,很偶然的机会,我又有机会重新拿起毛笔,在北京的春寒料峭里,开始了我的又一场书法之旅。就像《霍比特人》里甘道夫对比尔博说的一样,Any after all, you should have one story belonging to you:).
在出发之前我默念了如下的项目管理心经:
- If it's hard, do it repeatedly. (如果事情困难,就重复地做。)
- 立刻采取行动(Action),收集反馈(Review),调整计划(Plan),再采取行动(Action).
- 不停的Review整个过程产生的结果,从而得到上苍的启示或者自己内心的灵感,Anyway。这可以说是修行的快乐。孔子所以说三省其行:)。
- 引入外部改变性的专家力量,其实就是找到一个比你强的人来引导你,平稳翻越最初陡峭的学习曲线。
哈哈,于是,终于,在2015年底,我突然发现自己,随便拿个什么字帖来,都可以有模有样的写出些感觉来。很酷很开心吧?又一次,我做到了自己生命里从0到1的突破。
当然,快乐还不止于此。我选择的第一个字帖是《多宝塔》。基本笔画的练习之后,很快就开始写字,所有笔画练习结束,就开始通临一页,然后默写(默写这一部分没有好好坚持,汗!)。一开始,写一个字的成功率是1/16,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成功率提升到了1/4。开始有把握到毛笔的感觉了。更体会到了中锋运笔,铺豪写就的线条是如此不同。就像《多宝塔》里,那个年轻的唐朝僧人,在明月初上的深夜里,澄澄频频的湖水之滨,念经的时候,突然有了美妙感悟,得到佛的启示:在飘渺的夜空里,看见了传说中的多宝佛塔。为了纪念这样的美妙时刻,他费尽周折,修建了多宝佛塔。一边看故事,一边写书法,可以很安静的开心。
《大字阴符经》是我写得最费力,最困难的一个帖。从一笔一画的楷书,变成稍有连带,又有旋转,又有转折的行楷。我的确花了很多时间适应。关键是我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一款笔画偏细,字形偏扁的字体。但是,我的两任书法老师,在通临示范的时候,都加入了他们对这款阴符经字体的了解,从而带动了我对褚遂良字体笔法,握笔姿势,手臂动作的观察。这也是我开始锻炼自己读帖和观察笔法的开始了。知道了《大字阴符经》笔法的奥妙,我就开始喜欢这款“怪怪”的字体了。这回展出的作品里,我自己最满意的就是《阴符经》。
《轩辕黄帝阴符经》本身是先秦时代的文字。轩辕黄帝是个神一样的存在,而经文本身也是个关于天地人三者相互关系的深刻思考。通临阴符经同样也会带来这样的沉静和投入。所以,当褚遂良的显赫官位,凄惨晚景都成为过去时的时候,历史还是选择了褚遂良,选择了他书写的文字。在字帖的最后一页,还是可以看到那个让人有些惋惜,又有些崇拜的褚遂良。在每一个独特的字符形体和每一笔的起行收里,我们现在还是可以看到那只笔得意而潇洒的扭动,写出最具独特造型的“S”。这个有些“矫情”而爱做“S”扭动的褚遂良成就了不一样的《阴符经》,而诉说天地人如何“扭动”在一起的《阴符经》也成就了褚遂良。(或许,褚遂良会说,不要激动,俺只是为了调锋。)
每本经典法帖,千百年之后还流传在世间,可以说是文明自己的选择。学书人在选择字帖,字帖也在选择人。文字是文明的载体,书法本身也会成为文明的一种。书法会一直存在下去,只是存在的方式一定会发生变化。好像信息时代我们更多的靠键盘书写,有一段时间,手写优美的文字濒临灭绝。但是,人对文字形象的审美,我相信,一定会随着生活的改善,信息的流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日本设计的汉字字体库是中国的千倍。而将来中国人在这上面的创造力也会被逐近挖掘出来。所以,我认为书法一定会随着商业社会的兴盛和交流更加繁荣。而每一个兴盛的商业朝代都会缔造一种字体风格的大流行。
秦统一以前的春秋战国是个各国交流通讯的频繁时期,他们流行了篆书。汉代是个不停的做买卖的朝代,张骞跑到西域“玩”了那么多年,其实也只是个官方的代表,民间的交往千倍,于是我们看见了汉隶。唐代其实是个商业帝国,唐楷大流行,附带着还有上千个有名有姓的文人和书法家。之后,中国只在宋代有过短暂繁荣的开放商业时期,汉字在宋之后也就随着慢慢停顿了变化。
写了很多,突然才发现,追求语言、文字的“纯洁性”,甚至立法对整个社会用词进行强行限制。其实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这甚至对于社会文明本身就是有害的。英文可以不停的通过26个字母制造新词,来具有新的意义和概念。所以,每年都有新的英文单词在产生。而英语无可争议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语言。而汉字本身就没有那么容易被制造出来,特别是在目前的计算机汉字编码系统里,加入一个字不仅需要层层审批,而且更新也很麻烦。日文、韩文在疯狂的吸收了英文之后,也开始变成一个个强势的语言。这些可以作为中文的前车之鉴。毕竟文字属于人民,而不属于某些有怪癖的个人。
Anyway, 我并不反对制定和遵循汉字的规范。但是,我只是反对强制性的,垄断性的,封闭不可修改的汉字规范。幸运的是,今天,新技术的出现会不停的冲击和打破这样的规范,而新科技下的汉字书写工具也一定会被发明出来,以满足更多个性化的交流和表达需求。信息不会仅仅以编码字符的形式被共享和传递,也会以图片和矢量表达的方式共享和传播。而这些表达方式会很快的越过那些强制的规则,其中真正有生命力的部分会得以存活,流行,流传。
《兰亭序》并不是我喜欢王羲之的开始,我一开始喜欢的是《集王圣教序》。但是,行书笔法的学习,《兰亭序》总是绕不过去的。在这个过程里二玄社的扩大法帖帮助不小,放大了的字帖才充分的显露出王羲之笔法的精妙。托信息时代的福,我们可以如此轻松的获得,这样的绝世法帖。仅仅是在上个世界的80年代,我生活的小镇上,翻遍了县城里唯一一个新华书店所有的图书,竟然找不到一本王羲之的字帖。即使后来,也只有庞中华。所以,还是要感谢上帝,让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幸运时代里,需要王羲之的时候,书圣就出现在你的身边,而且代价近乎免费。
呵呵。练习行书的路径并不顺利。我曾经掉在了一个平台期,怎么写,感觉都不对,于是我听从老师的安排,做了三件事,最终在夏天的某一节课上,突然就写顺了。Very happy,于是,和两个帅哥老师和美女同学出去大吃了一顿油炸烧烤的高热量食品。几乎毁掉了,刚刚练出来的两块腹肌。不过这三件很有意义的事还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第一,做线条练习,包括画横线,竖线,画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线,还有折线,有上翻的折,下接的折。
第二,写智永千字文的行楷,用的也是二玄社的扩大法帖。这个贴里有大部分关于行书的笔顺规则。这样一个字怎么写,笔画之间的衔接才顺利的问题,便得以解决。
第三,练习双钩轮廓,这个比较麻烦,所以只坚持了两周。但是钩过的字,现在看,写得的确要顺利和漂亮得多。
这三件事里,第一第三其实都是基本功。基本功的练习的确是突破平台期的关键。健身也是如此。
关于谁是天下第一行书的争论,《兰亭》和《祭姪稿》我都看完了。我还是要举双手双脚来投《兰亭》一票。我认为书法最终还是要和说表达的文章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兰亭》展现的是关于宇宙之大,品类之盛,人生之短的思考。而《祭姪稿》表达的是失去一位亲人的痛苦和愤怒。所以,《兰亭》对我来说,有更大的格局。《兰亭》更有一种世间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的情怀。
关于美与丑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我也凑凑热闹。其实,美丑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但是,人群对美丑的辨识,会符合统计规律:某一个时期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某一个类型的东西是美的或者丑的。而对于我自己个体来说,这却是个变化的过程。
一开始我只喜欢轻盈飘逸的王羲之行书。但是,看了胡抗美,展出的大写的颜体《大学》,才发现原来,那个胖乎乎的颜体,会有这么强的视觉冲击力。本来十分讨厌扁扁的隶书,但是看了同学们写出来的《张迁碑》,《曹全碑》,我又实实在在的觉得好美。本来也挺讨厌篆书,但是看了石鼓文和同学写的《峄山碑》,我承认还是会被那些绝妙的线条所震撼。所以,自己也写了一段时间的《峄山碑》。回过头来,才发现开始时候的浅薄。我只能说,我会评价美丑,但是美丑只是个人的一时观点。我会尊重别人秀美或者臭美的权利。我会对着哗众取宠的行为,偶尔竖竖中指,说个Fxxk。但是,我还是会认真的保持对自己内心的宽容和开放性进行不断的省视。对别人的作品有所批判的同时,也对别人表达的权利有所尊重。因为,那是抛弃成见,获得前进的绝好机会。
最后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幸的是,大部分人都对此毫无意识。我只想说Pay for knowledge, then you get knowledge. 身处今天的中国,每一个学书的人更应该尽量做到尊重知识。
2016年,珍惜一起写字的日子,惜缘惟一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