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要独立和丰盈,只能自己来创造,爱人再亲密,也替代不了。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说过:
伴侣之间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怀里孤独。
两个内心独立,精神丰盈的人,在婚姻生活中,才能无畏嬗变,不惧未知,让相守变成享受,漫长岁月也不觉得索然无味了。人生漫长,幸福的婚姻不是没有阴影和波折,而是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夫妻两能相互扶持,一起把起起落落的日子过得有诗意。
人生且长,再美好的爱情都需要独立感,过分地腻歪会失去新鲜感,也会丧失修炼自我的能力,婚姻中彼此独立,共同成长,才能天长地久。
林语堂曾说: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
生活是一种律动,有光有影,有晴有雨,而趣味就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若有趣味之人相伴,则交往愈久,芬芳愈醇,生活总能如花开明媚。
有这么一则寓言:
猪说:“假如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被人赞美”;
牛说:“假如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头猪,吃饭有人端,吃饱睡半天,一不出力,二不流汗,快活如神仙”;
鹰说:“假如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只鸡,渴了有水,饿了有米,想睡有房,睡醒踱步”;
鸡说:“假如有下辈子,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还能任意捕兔捉鸡”。有人说:“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为不甘心。”
确实如此。
太多的人不懂得及时止损,放不下那些人和事,最后让自己身心疲惫。
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教授拿起一个一个装有水的杯子,问在场的听众:“猜猜,这杯水有多重?”
大家纷纷回答,“50克”“100克”“125克”。
教授说:“我不知道它多重,但我现在拿着它不重。如果我这样拿着它几分钟,会怎样?”
大家说:“不会怎样。”
教授再次发问:“那我拿着持续一个小时呢?”
有人说:“手会酸。”
教授说:“说得对,那我拿一整天呢?”
台下议论纷纷,有个听众说:“那手肯定会发麻,严重的话手的肌肉会痉挛,就得去医院了。”
教授对着那位听众说:“那怎样才不会让我的手发酸、肌肉痉挛。”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下水杯呀!”
教授点头说:
“是的,其实,生活中的痛苦有时就像我手中的杯子。我们痛苦几分钟没有关系,但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可能就会奔溃。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人之所以会痛苦,就是因为放不下。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心态的态拆开来,就是心大一点。”
心若大一点,会少很多烦恼,心态自然就会好。
对于那些让你痛苦的事情,与其承受痛苦地拽着,不如潇洒地放开。
面对烦恼和痛苦的最好方式,不是去据理力争,而是及时止损。
人,只有懂得止损,才能活得潇洒。
这样,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