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读了,因为读其他书去了,一直没做整理和分享。
今天挑选读书那项重读,受益匪浅,做分享。
01
剽悍一只猫说他有3000多本书,有事没事就读书,并一直坚持读书。
睡不着时,翻书;没事做时,翻书;缺能量时,翻书。
他还建议新手:多读,猛读;多泡书店,翻阅大量的书。
想想自己,只有几十本书,现在摆出来的,常看的或重读的才20多本(阅读的书有几本,交易的书有几本),这差距有点大。
读书习惯有,也坚持读书,但是,再猛然想想,自己能够坚持读下来的原因,竟然是网络小说,中间可能会断一段时间,但空闲时间一多,就又看了。
有时也觉得太浪费时间了,会断掉,但还是会死灰复燃。
之前也想着,玩游戏或追连续剧很浪费时间,自己没有玩或少玩,很好。
但是,有一天,忽然惊觉,看网络小说也是玩游戏呀,小说也有升级打怪,也很浪费时间。
原来自己一直在一个大坑里,却一直都没有发觉。
人生如戏,莫过如此了。
直到最近一个多月,开始写作和读书,忙得没空看,才偶尔想起,自己有一个多月没看网络小说了。
坏习惯就是用好习惯去代替的;忙就不会无聊了。
多读书,书里有“颜如玉”和“黄金屋”,有空多泡书店和图书馆。
读起。
02
用,才是更好的读。
用,才是更好的读。
用,才是更好的读。
用,才是更好的读。
剽悍一只猫强调了4遍,因为太重要了。
他是怎么做的?
(1)重复读,多读几遍。
(2)读的过程中思考怎么去用,还要真的去用,且努力做出成绩。
(3)分享给更多人。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书是读了不少,也做笔记了。
但关键的差别是,自己没有去用,没有坚持用,没有用到出成绩。
书上的道理都懂,没用上,就不是真正的懂,就只是自己的幻觉而已。
还好,自己现在开始读书和写作了,开始分享了,开始去写了,去做了。
只要开始做,找方法去做,坚持做。
一切都未晚,只要坚持做。
03
用,才是更好的读,他还有一个好方法:写“践行清单”。
读完书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有哪些内容是我用得上的?
需要一条条列出来。
第2个问题:针对每一条内容,我该怎么做?
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你得到的就是一本书的践行清单。
为什么这样做?
因为,这能促使你更认真地思考,让这本书真正为你所用。
如果只是做普通的读书笔记,思考深度不够,过一段时间,可能就忘了。
而写践行清单,不仅要思考哪些内容是自己用得上的,还要去琢磨自己能怎么用,接下来该怎么做。
牛人的方法都有相通之处,李笑来也喜欢琢磨,老琢磨这东西怎么用,还能怎么用。
他还建议多读书,包括历史书,人物传记,帮我们升级商业思维的书。
对于励志书,看书应该按需决定,尤其是在内心能量不足时,读一些励志书也很好。
我自己呢?
写践行清单,整理清单,一项一项地去做。
关键:坚持做,做出成绩。
04
什么是“读书三板斧”?
关于读书,剽悍一只猫一直在践行“读书三板斧”。
第一板斧:重复读。
挑出几本经典书籍,一遍又一遍地读,有的书,甚至会读十遍以上。
第二板斧:盯作者。
如特别欣赏某个作者,把他的书都买来,认真研究。
如果有可能,还会想办法跟这个作者见面,近距离感受他的言行举止,向他请教,跟他交流。
第三板斧:勤分享。
在书里看到特别好的内容,找机会讲给别人听,讲多了,这些内容就印在头脑里了,用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现在我自己在做好书有重复读,盯作者的书也在做,但主题阅读什么的,事情得梳理梳理。分享也在做了,主要是写,讲还没有做,可以先给自己讲讲。
重点梳理:
1. 整理出好书来,整理好的书量够不够?面窄不窄?该补充哪些?
2. 做某个作者的主题阅读,研读,分享,应用。
3. 多写,多分享,研读别人是怎么分享的;还要练习讲给别人听,以教为学。
05
什么是真正的读懂?
自己也读书,有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读懂吗?
读过那么多书,读懂了多少呢?
想起那句话:“懂得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问多一句,道理是真正的懂了吗?
真正的读懂,是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坚信、持续践行,并做出成绩。
常问问自己:这本书我读懂了吗?我用上了吗?用出成绩了吗?
读书,不仅是多读,多写,多分享,更要去用,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