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感悟
11班的课,总是上得很累。班里分层很明显,前面三排的学生很认真,进度也跟得上,后面5排的就让人头疼了。注意力分散的,搞小动作的,发呆走神的,还有几位已经是属于彻底自暴自弃的状态,堪称“睡神”。讲得快后面的同学完全跟不上,讲得慢,前面的好学生似乎觉得无聊。所以一直以来在11班上课总是不顺畅,就像其他老师说的,不知道结果怎样,但这个过程太磨人了。
月考成绩还没出,但是从评分情况来看,估计分数还是比想象中的低。唉,真得好好总结下。老生常谈的错误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提醒过要背诵记忆的题目还是不背。着急啊。
二.处理学生
接下来要尽快上完下册的内容,争取下学期复习的时间,无奈书本还没到,科组决定要印刷成试卷给他们,但这些学生学习习惯真差,不会整理资料,试卷一堆一堆地放着,有时候找张试卷都要找个半天,还容易弄丢,我便打算帮他们订装成册。
今晚在12班上晚修,胖胖的陆同学被我逮着把试卷弄丢了,便让他给班级买个订书机,为班级服务下。刚开始他不大情愿,没想到我连哄带骗地跟他说了一番,他就答应了,后来这家伙还来跟我说:“老师,我出不去,我给你钱,你去买吧。”真让我哭笑不得。我也借这个机会在班里表扬了他,全班都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了陆同学。上了初三,大家忙于学习,很长时间没有细心留意身边的美了。陆同学跟我可是有长期革命友谊的,对我的批评也好,责备也罢,从未记恨,瞧,晚修放学还跟我开心大声地说老师再见呢。
下课后,我把这次月考作弊的11班叶同学叫到身边,叶同学因为自己的行为要受到每科扣分的处罚,名字还被张贴在级部公示。我问叶同学:“你后悔吗?”这家伙摇了摇头。我察觉到他脸上的表情很不开心,接着问:“是觉得没面子是吗?”他点了点头。“那面子是怎么来的?”他答道:“父母给的。”我赶忙纠正他的错误认知。虽然我对级部张贴公示的做法有点异议,但转念一想,每个人都要学会对自己负责,何况,面子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挣回来的。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别人才会给你留面子。叶同学明显我的话听进去了。我接着安慰他:“你也不必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过段时间,相信这件事会慢慢被别人淡忘了。”“那你愿意做些事情为班级服务吗?”他坚定了摇了摇头。“为什么?”“这件事很快就会被人遗忘了。”好家伙,他把我对他的安慰当成了开脱的理由。在我的再三教育下,他才补充到:“这次校运会,何XX(班里一名后进生,成绩和行为习惯都很差)好不容易有机会为班里争光,但是临上场前,他被别人抹黑,有人故意让他上不了场,结果他的棒次就被别人替代了。”我懂他的话,也看出虽然平时叶同学课堂上油嘴滑舌,满脸不正经,但他本质不坏,相反还是个重情义的男子汉。也许是何同学的事情,让他觉得为班争光和服务无所谓。还没跟叶同学讲完话,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我只能让叶同学先回去。这场谈话宣告失败。
同样,10班的林同学也犯了跟叶同学一样的错误,快下课了,我把他叫到走廊,将被监考老师没收的背多分还给他,我问道“你后悔吗?”他诚恳地点了点头,“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还会这么做吗?”“不会。”“你是不是觉得这事特别没面子?”林同学点了点头。我想,这事搁谁身上都会有疙瘩,何况是爱面子的中学生。“那面子是怎么来的。”“自己挣来的。”这学生显然比刚才的叶同学觉悟高多了。“是啊,你自己的事情没做好,那就不能怪别人批评惩罚你,包括你以后出到社会上,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受到领导的批评也是应该的。”他显然把我的话也听进去了,脸上真挚诚恳的表情告诉我,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实在不忍多加批评责备。
从这件事,我觉得应该关注那些在公开场合受到老师批评指责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以爱为名的批评惩罚有时候可能是一种伤害。
另外,同样的教育方式,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效果完全不一样。正如孔子所说的要因材施教。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不一样的学习经历和班级圈子,这都决定了他们的认知不同。11班是一个班风涣散的班级,班主任长期的放养,科任老师的避之不及,使得这些学生缺少鼓励,缺乏关注和温暖以及正确的价值引导,甚至以丑为美,以恶为善。要转化这些学生,难度可想而知。而10班班风良好,班级面貌积极向上,在这样氛围里的孩子,心灵一定是被滋润过的。
三.阅读
《态度》最后一个章节,摘录:
1.随缘,别后悔。
2.职业的做事方法:一是好的专业人士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不会因为其他事情而影响该做的事情,二是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三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能把那些不经意的事情做得比别人好,四专业人士要有成体系的领域知识。
3.永远要问自己,是否有更好的方法。不要抱怨,行动起来。
4.一个人形成领导力是从服从开始的。
5.好领导:优秀的沟通者,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随意发泄不满,不因个人的好恶违背客观的做事原则。
6.伪工作:花了很长时间做却没有影响力的工作。
7.捡最重要的事情做。
8.身体才是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9.主动工作,主动心态。
10.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