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1.不要使用激将法。
“有本事你走,别在家!”这是我们在生气的时候经常说的一句话,这种方法或许对小孩子有用,因为他们还离不开父母。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这句话真的会让孩子离家出走。
2. 陌生人对孩子的头脑说话,父母对孩子的心说话。
当孩子心情不好时,要先平复心情,才更容易解决问题,先心情,后事情。
3. 正确使用批评。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果经常受到批评,他就会学会责备自己, 并挑别人的毛病;学会怀疑自己的价值,并贬低别人的价值;学会怀疑人,并期待人人倒霉。大多数的批评是不必要的,当我们在一条路上转错了弯并迷路时,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批评。
4. 蝴蝶效应。
当我们说自己的孩子“傻”、“笨”或者“难看”时,孩子的身体 和心理就会有反应,他会以怨恨,愤怒,报复等作出反应。随后可能会为自己的不懂事而感到内疚,故意做一些无理取闹的事让自己受到惩罚。看到孩子无理取闹,我们就会着急,于是,批评——惩罚——报复的循环形成了。事情的开始或许就是因为我们不当的一句评价,就像那只引起台风的蝴蝶一样。
5. 批评的时机。
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批评孩子的最佳时机。当一个人溺水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教他游泳,也不是问他问题,更不是去批评惩罚,而是最快的去把他救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