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跑步我想说的

我三十岁这两年,过得有点丧,能带给我肾上腺素的事情屈指可数,跑步算是一桩。

不管在穿上跑鞋之前有多么不想跑,穿上了,也就想跑了,热身准备,出门,跑完了,就觉得还好跑了,大汗淋漓,神清气爽,“要好好活下去”的热情全回来了。

网上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妙:

“跑步的多巴胺仅次于谈恋爱,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坦荡和善良。”

对于初跑者来说,3公里是个坎,还得靠耳机里的音乐或者故事支撑,3.5公里一过,越跑越轻盈,没有音乐和心灵鸡汤也没关系。

5公里的时候感觉全身每个毛孔都在呼吸,全身每个器官都在随着呼吸开合吐纳。10公里的时候跑到不想停,世界的杂音消失了,心越来越平静,好像再跑个10公里也不是问题。

但我每次都在这里停下来,我怕意志力这次用光了,明天一公里都不想跑。

三十岁的生活太沉闷,一点不如二十多岁精彩。

赤贫时代的人生放眼望去全是追求,靠着比别人多一点点的顽强,虽然不一定会得到许多,但每晚栽到床上去,在四下无人的夜里,在疲惫中都会体会到作为青年的满足。

到了三十岁,要将生命里的小目标垒砌成一个个结果,都只追求一切有结果的事物,反倒将人束缚在密不透风的高墙里,是舒适的,却时而觉得空虚,明明拥有的已足够多,却还是被外界制造的焦虑推着前进,一种宣泄的欲望也随之而来

9″83

人们说,年龄越大越该选择平和的运动,而我总觉得自己做不到。

大概心境上还达不到与自己和平共处的程度,我需要剧烈一点沉浸感十足的运动,好好折磨自己消耗自己一番,才能彻底放松。

第二天肌肉生出的痛感令我感知“活着”,且没有暂停成长——成长总是伴随着某种形式的疼痛。

跑步这个二十多岁时的高效减肥运动,一直被我间歇地坚持着,渐渐失去了燃烧卡路里的作用,成了一种动态的冥想。

每次跑着,总有什么是越跑越清楚的。

耳机里狂热音乐远去了,电台里的故事模糊了,身旁的男男女女消失了,脚下的节奏像催眠师手中的怀表,把我引入无人的境地,惯性般的向前推动,享受这种前进飘忽的感觉。

一个人在荒原里,没有时间、距离,甚至没有方向,现实中的包袱一样样被抛在身后,身体和物质以及精神的关系,这些哲学问题浮现出来,思考、消化,回到现实,更接近自己。

骑士云️

运动蕴藏着的能量绝非只是为了身体的美和健康,是为了制造一种思考的可能,在那里抛弃一切现实带来的焦虑、恐惧和自我怀疑,将自己拉回到一片净土,日复一日,令表象的生活更接近心之所想。

这些年我尝试过几种不同的运动,瑜伽、骑行、足球、高强度间歇训练……大多需要身处人群之间。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的是独自一人的运动,大概本性孤独,又或者思考必然是孤独的,我无法在人群中体会到内心需要的安宁。

二十几岁,我在跑步上只得到身体上的好处,到三十岁,回归跑步中才好似得到了精神上的收获。白天的生活,是车,房子,一份普世意义的安稳生活,忙着纠结是该满足自己的所得,还是该更进一步。到了晚上那一刻,才能体会到双脚踏地的感觉,物质抵达不到内心的某些地方,要靠自己调整与初心的距离。

让我意外的是,上学时痛恨的跑步,现在却成了我的一件乐事。说来有点好笑,这还真有点奥运体育的味道,总是你意想不到的逆转时刻啊!

不为卡路里的目标,不为一定跑到几公里,我只为得到那一片刻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在这样和那样的片刻中坚持下去,我也越来越接近自我。

跑了不仅你脚知道,你心也有体会。跑步是种锻炼全身心的运动,希望身边越来越多的人能接纳并和我一样喜欢上这项有氧运动,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跑步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喜欢的运动。这个爱好要追溯到高中。当时学习压力比较大,每天晚上晚自习总要跑的满头大汗才能睡...
    无需言做自己阅读 9,909评论 22 135
  • 从小,我就好动,喜欢各种运动,除了跑步------练过武术,踢过足球,骑过山地车,玩过户外登山,唯独不喜欢跑步...
    危山青鸟阅读 1,137评论 0 0
  • 故事(9) 辛 路 -闭经十年,竟然怀孕了 从小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比同龄人发育的晚,也不记得什么时候来的月经...
    PhoebeBelle阅读 3,772评论 0 0
  • 这一年,过得总是有点丧,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事情几乎是屈指可数,似乎跑步可以算是一桩可以快乐的事。 不管踏出去之前...
    小馨馨的小世界阅读 1,950评论 1 3
  •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关于“跑步”的话题。其实,我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跑者,甚至对于跑步的兴趣也没有多浓厚,以这样的...
    扶摇希夷阅读 4,36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