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象
职场中对面现场异常问题,下属向你反馈:YY产品功能测试不过,已经影响半小时,技术人员仍未解决,你来到现场之后参与分析找解决办法:是什么问题?现象是什么?对应的是硬件是什么?软件是什么?有几台测试装备?换装备测试了吗?只有一台装备那有几套测试夹具呢?换夹具测了吗?之前有没有这项失败?怎么处理的?近期一直有加工吗?后面还有多少待加工产品?
上级要求你召集相关人员开会,针对一件事情讨论解决方案,首先需要对这个事情进行分析:发生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时间发生?涉及到哪些人?包括哪些外部人,哪些内部人,还有哪些相关的人?哪些人是导致这件事情出现,和解决这个事情的关键人物?这个事情对于我们完成业绩目标有多重要?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最坏会达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这么问?这么问的目的是什么?在面对问题是时,身边厉害的人总会提出一堆,仅靠这些提问就能摸清整个事物的来龙去脉,轻松解决问题,是不是很厉害。
那他到底是靠什么提出这些问题的?是个人经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想到啥问啥?
NO、都不是,是因为掌握了分析解决问题的三个维度——时间、空间、因果
概念
案例:
一天下午同学说他肚子痛。询问:肚子痛?吃了什么东西?(因果)。回答后再继续询问:是第一次出现吗?之前有没有过?(时间)。看病情演化过程,是急性还是慢性。同学:近几个月有反复出现过几次。初步假设可能是肠胃病继续询问:饮食习惯怎样的?一日三餐有正常吃吗?同学:早餐偶尔不吃或边走边吃,下午加班后很少去吃饭,一是有时忙没时间,二是同事们都不去吃,就习惯懒得去了(环境)。等加完班后十点左右吃东西,吃夜宵、零食、泡面、烧烤都会有,不良生活习惯不好(空间)。如果是一个人,这种不良习惯还会加重。
身体反应出的任何信号都是一种“果”,在警示提醒你;需要你顺藤摸瓜去找“因”。现在小孩子一发烧很多家长就紧张着急,要往医院送,这就是不清楚病情的演化过程。生病不是好事,但发烧是好事,原因是身体自身防御机制起动了,与外邪对抗,这次赢了还能提高抵抗力;但烧高不退又不是好事,体内防疫机制还没消灭敌人,可能要同归于尽。
在酒场中,有人说会喝酒脸红是越来越能喝,你觉得喝酒后脸红这个“果”,是越会喝的“因”吗?
因果:万事万物都是“因果链”上的一个环节,从原因到结果再到新果,高人见“果”便知“因”;知“因”便见“果”。
时间:给所有事情加上一根时间轴的眼睛,就不会只用不变的眼光,看待变化的事物,你还会洞察演化过程。现在的你,就是过去一切的结合体。
空间:上下、内外、表里......从整体到局部,从环境到系统、从结构到功能。这就是空间轴的三层次(环境、系统、结构)。
首先,了解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从5W2H开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但要想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还需要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
回到现场异常问题上。
因果:什么问题?现象报什么失败?对应的是硬件是什么?软件是什么?
从结果,反向找到带来变化的层层原因;用现在的“果”,顺藤摸瓜找对应的“因”,对症下药。
空间:有几台测试装备?有没有交叉测试过?那有几套夹具?还有仪器呢?交叉验证排除法。把你手上现有的资源用到位,内部不够用怎么办?还可以继续找周边、找外部。别光只盯着眼前的问题,解决办法可能在其它地方。
看似简单的方法,换个场景你真的会用吗?在导入资源时多备一台夹具,在制定方案时考虑整体。
时间:之前有没有这项失败?怎么处理的?近期一直有加工吗?还有多少待加工产品?
寻找过去有效的解决办法。问还有多少待加工?是为下一步行动做好“影响度”的评估,事态恶化还是马上能解决?是慢慢处理?还是升级?还是求助?你得快速做出决策。
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对一件事情从整体到局部,从原因到结果,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对问题有一个更清晰的把握,从而为下一步行动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件事情,如果能够从时间、空间和因果层面对其把握了,就对这件事情建立起了基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