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在国外留学的朋友给我打电话求疏导,事情是这样的:
平日里,他们实验室同事之间是不交流工资的,某日他们无意间说起来,发现刚来半年的小姑娘的工资居然只比她低一点点,而她已经在那里多年了,她的心里就开始难受,各种想法随之冒出。
难道老板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对自己的不满?如果是,那为什么当面还总是说自己做的很好;如果不是,那为啥自己的工资和刚进来半年的人差不多?并且今年自己原定涨幅4%的工资只涨了2%,老板到底怎么想的?
生活中经常发生这种事情,有些事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了,一旦知道了就开始纠结。为什么老板给新人的工资和我的差不多?为什么?
这件事成了她的心结,百思不得其解,困扰的一夜无眠。
我们总是习惯探索原因,可见,因果关系深入人心。佛家说:因果报应。佛学精髓没学到,因果关系倒是传播的遍地开花。凡事都要问:为什么?
为什么和女孩吃了一顿饭她就不理我了?
为什么同事看见我不理我?
为什么……
大家说,老板为什么?
这种事情发生后,无非是两种:
第一种是往坏处想:老板不喜欢我,所以不涨工资,然后心里难受,甚至些许自卑;
第二种是往好处想:行业人才缺乏,为了吸引新人加入,新人的工资起点高也是正常的,工作年限越长相对涨幅越小,再说,老板也要为全局考虑嘛。
第一种是向内求:我这个人不好,造成别人做某事。
第二种是向外求:客观条件造就某事。
这两种寻求方式各有利弊:向内求指向自身,容易让人反思和成长,尽管如此,也容易导致自责或自卑,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积极还是消极;向外求指向环境,可以避免苛责自己,但是也容易对自己认识不足,止步不前。
无论是哪种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容易陷入情绪的纠结,而不是现实的解决。
遇到事情,询问「为什么」,我们就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寻求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上,而思考「怎么做」,才是真正解决目前状况的途径。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面对问题的思路,前者容易导致陷入情绪;后者容易促进行动。
当然,解决问题首先要寻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个思路没有错。但是,事和事的区别是:有的原因一目了然,有些原因我们永远无法知晓;人和人的区别就在于:有些人可以从原因很快过渡到解决,有些人却陷入原因纠葛无法自拔。
我问朋友,你现在想要什么?工资提高?这2%的工资对你很重要吗?如果2%工资让你的生活天翻地覆,你无论如何要去和老板谈。
朋友说,2%几乎没有什么,即便是现在的总工资也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多大影响,马上她离开这里进入新公司之后,工资可以是这里的几倍。钱真的不是问题。
从她的描述可以看出,她并非真的在乎工资,她在乎的是差别对待,“我就是觉得难受,肯定是老板不喜欢我,如果喜欢我,老板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不公平啊。”
我想这才是很多人在生活中真正让自己陷入困境的原因所在吧?觉得不公平,觉得不被尊重,觉得不被喜欢,觉得被怠慢……这也是很多不良情绪的来源。
尽管这点钱对我不算什么,我不要也可以,但是我也想要公平,想要证明自己被喜欢。
什么是公平?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见这样的话:他凭什么比我升职快?他凭什么得到更多的工资?他凭什么……不公平不公平......老板偏心,老板故意为难我,老板……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不是你付出的时间多就一定可以得到更多金钱;也不是你做的活越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赞扬。
公平是社会概念,是为了社会稳定所制造的,而在某事某地,公平只是交易的粉饰,更多的取决于你的交易价值。
比如朋友办公室的新人,如果研究方向是目前最热门老板最需要的,他就是会得到更多的交易价值;或者他出现在办公室最缺人才的时候,他也可以得到更高的交易价值;他在公司的职务或者处事风格,正是老板做事业最需要的,他也会得到更多的交易价值;他的性格对于老板谈生意有帮助,他也可以得到更高的交易价值。你虽然很优秀,你虽然做得很好,但是你目前的工作对于老板并非必不可少,你的交易价值就会低一些。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自己标准来解析一件事,嗯,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是员工,我们应该得到一样的待遇,我的时间长,我应该工资高。但凡出现不符合期待的事,就是老板不公平。殊不知,老板有他自己的标准。
遇到事情,先考虑我是否被公平对待,是否被喜欢,从个人的深层渴望的满足来寻求原因,这很容易陷入情绪。因为既然事情发生了,是不令你满意的,这时候找到的原因一定是不能让你满意的。除了难过,除了自卑,除了生气,还能带来什么呢?
只能是做了情感与情绪的奴隶,最终成为生活的奴隶。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
因偶然机会知道工资低,就担心老板不喜欢自己,陷入纠结;和朋友本来好好的关系,就因为一点猜疑而无视事实,然后闹的谁都不愉快;和女孩约会一次,女孩态度有所冷淡,就开始陷入无休止的“到底怎么了到底怎么了”的坏心态。
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后台经常收到。
“老师,我和女孩之前微信聊的还可以,吃了一顿饭,她就冷淡了,到底怎么回事”。连你都不知道,老师会隔空看拳啊。
不要去猜测别人,寻找原因,特别是你猜不着更想不通的时候。
我一直鼓励,好的心态要从实际出发,避免陷入无谓的纠结。怎么理解呢?好的心态,不是说我觉得他不喜欢我但是我欺骗自己他可能喜欢我;好的心态也不是说他不喜欢我我装作看不见。
大家可以留心电视剧中的那些心态好的人,他们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自欺欺人,而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懂得抓住关键问题,也就是: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即:目标),自己如何做才能保证目标达成,然后去解决它,而不是为难自己深究无法得到答案的原因。
即:用「怎么做」代替「为什么」
如何理解呢?
比如我们常见的例子,老师,我和女孩之前微信聊的还可以,吃了一顿饭,她就冷淡了,到底怎么回事。
吃饭只有你们俩在场,原因只有你们俩知道。姑娘为啥冷淡了?只有她自己知道。然而,姑娘多半不会出口伤人,说出真实原因。
也许真实原因是你有口臭,和你聊天很无趣,她能说吗?
也许真实原因是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一个魔鬼搭讪班的学员搭讪,有了意中人了,她能说吗?
她不能说,而你自己十有八九也猜不出来,对吧?
甚至有学员傻乎乎地去问女孩,求真相,而多数女孩会说:你挺好的,只是我们不合适。从此你会因为这幼稚的举动而被拉入黑名单。
想不通咋办?想不通,我们要学会变通
尽快完成「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
从「为什么」到「怎么做」的转变时间越短,你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活在当下,从实际出发。
几个步骤:
1 判断这件事对自己的实际影响(即:状况)
注意,我说的是实际影响,而不是情绪影响,心理上别扭不算。
比如A:自己的工资2%涨幅没实现,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生活水平没啥影响(朋友自述)
比如B:女孩的态度冷淡了,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女孩对自己冷淡,关系陷入瓶颈
2 自己希望得到什么(即:目标)
比如A:对于工资没啥要求,没有希望得到什么实际利益,目标是尽快做完进新公司
比如B:和她关系重新恢复热络
3 如何做才能得到目标
比如A:埋头干完手中的活,拿出好成绩作为资本进新公司
比如B:以退为进,减少联系以免造成打搅,时刻根据女方反馈调整自己。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实际出发”。
比如女孩冷淡,我们能理解的就是她目前处于不想和你有过多交流的状态,那么,及时刹车,控制频率,以示后效。无论如何,你找老师问原因是没用的,老师真的没有长千里眼。
比如我的朋友,想不通为啥新人的工资和自己差不多。那么,再给她一个月,她也想不通。除非他和老板谈,这是另一码事,谈工资还是谈公平,这要搞清楚。
所以不要陷入无意义的情绪,要确定具体的目标。
1知道工资差异的原因?对,这个可以谈,巧妙地谈,比如工资是按照什么来划分的,从客观标准上来谈,而不是喜欢与否,公平与否。老板不会对员工说,我不喜欢你所以不给你涨工资。你也同样不能如此谈。
2 想增加工资?这个可以有。
总之,目标要是可以达成的具体目标。
虽说原因很重要,但是如果遇到问题,抛弃具体目标,一味纠结于原因,而原因又求而不得。就容易自己和自己过不去,成为情绪的奴隶。
心态差的人有个常见特征:纠结过往,不关注当下;过多追求原因,不为现实负责。而成功恰恰来自于对现实的把握。
就如同被出轨的人,总是追问出轨的人:你为什么出轨!我对你这么好。然后,胡思乱想各种理由,对照自己做的好与不好,陷入情绪不能自拔。
一个朋友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人至贱则无敌。这个不是说让我们做低贱、卑鄙的人,而是「人越放低自己越会所向无敌」。
觉得老板因为不喜欢自己而不增加工资,一方面体现了朋友自卑怕不被喜欢不被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朋友过于看重自己,觉得“别人的行为取决于我自己的表现”,这不也是夸大自己影响力的表现吗?自卑和自恋总是合伙人!
有人说了,如果总是被女孩冷落,出现这样的问题而不去思考原因,会不会以后总是这样走弯路?
如果屡次出现这样的问题,那这时候我们的方法依旧管用:
1 这件事对你的影响:不被女孩待见
2 你想得到什么:搞清楚自己的弱项
3 如何做到目标:找一位老师帮你突破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找一位绝对中立的人,接触一下,让他观察自己的问题,给自己提一下“忠言逆耳”的建议。比如魔鬼老师,向来直指痛点,却让学员看到身边的人敢怒不敢言的自己。这里不是广告,是我真实地觉得:自己想不通的事不要为难自己,己可为则为之,己不可为便求之。即是:自己能达成目标就自己去达成,自己不可以达成的话,懂得让他人协助。
比如,老师可能会告诉你:
你吃饭总是吧唧嘴,发出可怕的噪声。
你说话声音太大,特别没素养。
总之,这时候,也是有具体的目标要达成的,就是寻找自己身上具体的问题。
懂得把握实际利益,是调整心态的一大策略。
贝加:所谓命运,只能未曾觉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