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到底是什么?
有一个道理都懂,如果一个人吹嘘或者炫耀的,多半是他最缺的。所以笔者写情商这东西,多半情商也不高。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心灵鸡汤或者大道理,其实大多共通,相同类型的文章,读几篇就好,读多了会很无味。生活毕竟源于自然,当你还在书中寻求共鸣,或许别人已经在生活中找到了共振的人或者事,所以多在生活中体会,其乐无穷,情商就在其中。
谁的青春不迷茫。过来人都很多,价值观一遍一遍被刷新,终于坚定下来了,却觉得不快乐,茫然四顾,why?有些人会莞尔一笑,哪有时间想这种问题。没错高情商的人肯定不会思考这类问题的,他们早已融入生活。迷茫的时候,我觉得不是你人生目标不明确,或者理想太远大不知所措,而是情商在作怪,这是我探索和深思了近7个月的答案。
其实个人原先很不看好情商,以为是察言观色,攀附讨好,所以不屑一顾,直至被赋予偏执狂,情商极低的代名词,才开始反思。情商是很抽象的,如果一定用文字表达,可以指做事和说话的方式,应用环境太多。我觉得,但凡你这样做或者这样说,能够得到别人赞许,或使自己内心安定快乐的方法,都可以定位为情商。
且莫认为情商是用来攀附讨好他人的方法,类似人民名义中的祈同伟,差点做了市长,但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和所谓“低情商”的侯亮平能比吗?谁才叫内心安定,获得他人赞许?曾经朋友问过一个事例,如果很短的一段马路,前后很远的地方都没有人,经过一个红灯,你会闯吗?他讲的主题叫做素养,值入内心的那种!但按照我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情商,内心安定的感觉。
情商最基本的前提我觉得是自信,因为做人做事时,如果你没那份自信,很难表达自己的观点,很难做成自己想做之事,这个自信得靠常年累月的积累。不要对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感到自卑,比如外貌,身高,家庭,财产,学历等。黄伟文有一句话,之前我挺感触的,“我愿用自己的所有才华换陈冠希的一张脸”。这事儿能成,我也干,随便换吧。不过这会儿,真的是骨子里的无所谓。张国荣的那个《我》,独一无二,不一样的烟火,没错说的就是每一个人,如果你不觉得自己是最好的,谁还会挺你?请先取信自己,然后取信他人。
情商的手段靠什么?我觉得是思想共振,浅层次的叫思想共鸣,做个比喻,共鸣状态相当于朋友关系,所思所想相近,可以互相帮助,不至于道不同不相为谋。共振则相当于知己,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精神状态,更是现实共同行为的延伸。如果你觉得某个人的想法和你很像,你会不会和他做朋友?所以想和某人做朋友,就多在对方的角度想,然后获得共鸣。不必觉得虚伪,更不必觉得为了谋求共鸣,按别人的模式表达,将心比心真不是贬义词。
情商的目的是什么?之前也说了,情商是获得别人赞同,自我内心安定的方法,所以目的就是如此。但是获得别人的赞同有多难,经历过的都会懂。撇开话题,引一下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有吸引力,那么人与人之间呢?假如两个人,有完全相同或不同的生活模式,个性,能力,会吸引吗?彼此共通必须有,彼此不同才会最吸引。一个人的外貌,穿着,谈吐,学识,生活态度,礼仪,情商等,都可以产生吸引,那么情商的地位在哪?这是一种捷径,不仅仅适用异性之间,更适用同性之间。情商的目的是获得别人的赞同,获得好感。“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情商是套路吗?苦笑不得的东西不多做解释,年轻是不够用的事儿,还是做点成熟的吧,提高个人价值,提高情商是正道。
情商的表达方式太多太多。三国里面,情商最高的是谁?换句话,情绪掌控和认知情绪能力最强的呢?没错就是诸葛,三顾才出山,叫做套路,卧龙吟是情商,前提是自信,人格才华叫吸引。骂死王朗,气死周瑜,空城司马,叫情绪掌控。花点时间,去回忆身边的人,总会有吸引力很强的,你会明白。情商是种快乐表达式,对于笔者,真的是哭着领会到的,错过了太多太多的东西,才懂。情商是很微妙的东西,仔细观察都能发现,也都会发现。谈的很近,站的很远,信哪个?
年轻是件很不够用的事儿,赶紧强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