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法】
译者:周克希
一个人再谨慎,年轻时也难免会说过一些话,甚至做过一些事,后来想起来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恨不得当初没说那些话、没做那些事。但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后悔,因为他必须经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在达到最终阶段之前经历种种可笑甚至可憎的阶段,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智者。
不刻意隐藏过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它依靠的并非理性而是品德。隐藏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为了避免受到伤害,一种是为了获取利益,两者都是虚假的,但后者比前者更让人难以忍受。面对真实的、不堪的经历,很少有人会不伪装、不辩驳得承认:啊,是有这么件事,但都过去了。
谎话说了一千遍就误以为是真的。人总是从犯错中吸取教训、慢慢成长。如果,忘记做过的错事,或者甚至改变对错事本身的记忆,“错”就失去了意义。正因为此,犯相同的错误在所难免,就如走在同一条路上却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用虚假、脆弱蒙蔽双眼,以为看不到了就不会疼痛,最终却遍体鳞伤。
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生活,最终被发现并被阐明,因而唯一完全真实的生活——就是文学。”《追忆似水年华》是普鲁斯特书写对往昔时光的记忆,本书是周克希先生译的普鲁斯特所著的《追忆似水年华》部分内容。《追忆似水年华》共计有7卷,周克希先生仅选取7卷中的部分内容翻译并定名为《追寻逝去的时光》。《追寻逝去的时光》虽然有删减的部分,但并不会对理解作者的思想产生障碍,外加周克希先生翻译之优美,增强了本书的阅读体验感。
本书以主人公我为第一视角,以贡布雷家门口的两条路为主线,描写了作者对生活感想。斯万家那条路意味着布尔乔亚、爱情、音乐;盖尔芒特家那条路意味着贵族世家、社交、绘画和文学写作。书中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但故事中所表达的思想全部来自于对真实人生的体验。无论你是怎样的读者,总能找到共鸣并引发思考。
往事隐匿在智力范围之外,在某个我们意想不到的物质对象里。回忆总是不由自主的发生,用理性保存往事只能是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