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提醒:今天内容有点长,需要您花费十分钟的宝贵时间)
群里有位老师诉说他的苦恼: 为什么明明自己是想提醒同事,但是,当告诉她说“你班的学生问题有些严重,矛盾积累的有些多”,她就却说,“我知道我们班学生不听话,问题多,我不是没有管,你不要指责我、批评我,他们本来就是很差的班,我已经很努力了,你还批评我。”
可是我压根儿没想批评她呀!
我有指责她,批评她吗?我该怎么办?
老师你好:
看到您提出的这个困惑已经两天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地回答您的问题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在群里,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回答清楚的;二呢,是感觉这种现象,很多人都遇到过,所以,就想着好好的找个时间,把这个问题展开来聊聊。
看到您的困惑,我感觉您是一位认真负责且很热心的老师。看到您善意给同事提醒,反被误解而苦恼。
在这里,我们先看看您提出第一个的问题:“我(我的这种行为)有指责她,批评她吗?”在您的描述中,您认为自己是好心给对方建议,提醒同事所在班里的现状,并没有批评和指责的意思。但同事却感觉到您在指责她。看来,您们对于一句话,或一件事的理解和看法不同而产生了误会。
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1、任何事情没有对错,关键是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2、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受所在的位置和角度不同而不同。
3、不身临其境,有时候我们很难知道对方经历了什么。
第一,您问“我有批评她吗?”,是很想得到一个是非对错的评判。是不是批评指责她,不是哪个权威说了算,而且对方感受说了算。如果她感受到的是批评,那就是批评。她的感受对于她来说是真实的,跟对错无关,跟她那一刻的感受有关。跟您们的关系亲密程度有关,也跟平时她如何处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也是这个道理。高兴时看花,花是欢喜的,明媚的,当人伤心的时候,看见花也会伤心落泪。
2、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受所在的位置和站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下面这副漫画,很形象地说明,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还是那句话: 世上本没有对错,看问题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常用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异。
3、不身临其境,有时候我们很难知道对方经历了什么。
借用托尔斯泰老人家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那么,越是状况不好的孩子、班级,家长或者班主任会付出的更多。我接触过很多孩子出现问题的家长,不是他们不想让孩子好,也不是他们没有管孩子,他们付出的辛苦甚至超出了一些优秀孩子的家长。您可能会说,那为啥孩子仍会出现问题?他们缺乏的是如何管理孩子的技巧和能力。相信任何一个存在的生物,包括一株小草,都想长得更高更好,何况是个高级动物人呢?!
她的班里发生了什么,她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磨难,我们不身临其境,并不知晓,我们所看见的只是表象而已,并不能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也无法去真正体谅别人的酸甜苦辣。
所以,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理解和认知,再去看她的班级的“问题”、“状况”,您会不会觉得,她在这样的班级,肯定是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才达到现在的样子,真的不容易!
好了,不知道我这么理解,有没有回答到您的第一个困惑。如果您想到什么,我们可以一起继续讨论。
您的第二个困扰是“我该怎么办?”如果上面的内容,得到您的认同的话。接下来的分享,您可能会感兴趣。我还从三个方面来说吧。
第一,融洽的关系很重要。
第二,助人之前“敲敲门”。
第三,好心也需要好的表达方式。
第一,融洽的关系很重要。
有句老俗话说得好:“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我不知道您和这位老师的关系如何?如何是很普通的点头之交,仅仅是工作中的同事,那么,您的这些提醒,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居高临下的指导、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指责,或者是批评了。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跟关系很铁的朋友说话,口无遮拦,说什么都可以(当然也不能太过分)。但是,关系一般的,说话时则有所选择。
再比如吧,自己的妈妈和婆婆,一般来说,亲妈骂你一顿,训你一顿,估计很快就忘了,假如是婆婆呢?估计一个脸色,一句含蓄的批评,都会让我们心生芥蒂,心生不快。这就是心理距离——关系造成的。
有些话,该不该说,如何说,需要评估一下再说。
第二,助人之前“敲敲门”。
这句话是我们学习心理学的一句“行话”。意思是,您有帮助他人的心可以,要不要去帮助别人,还要看对方需不需要。“敲敲门”,对方有了需要我们再去帮助,是对他人的尊重。当然,生活和咨询不是完全一样的,不过可以借鉴这样的原则,不仅是对于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界限问题。这让我想到一句外交辞令——我们的内部事务不允许他国干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做好自己的事,为自己负责。他人的事由他人负责。如果人家主动求咱“出兵援助”的话,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第三,好心也需要好的表达方式。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能不能喝下去这些“苦口良药”呢?为此,人们发明了“胶囊”“糖衣片”、“蜜蜡丸”,为的是让吃药的人在感觉不太苦的情况下,把“良药”吃下去,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有一份好心,也想着如何把这份好心送出去,让对方接住。那就需要花点心思包装一下吧。如何包装呢?心理学有个“三明治效应”,我也曾经写过类似的一篇文章,点开链接可以看分享:
https://www.jianshu.com/p/c7b0a90fac1a
如果您特别需要找到解决之道的话,也许会有些启发。
好了,我也真够啰嗦的,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这也是自己曾经走过的路,踩过的坑,所以,拿出来权当垫脚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