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活越复杂

我们好像失去了上一辈人的“能说会道”。

我的父母,不论走到哪里,认识的不认识的,总喜和人唠上几句。

相谈甚欢的就聊成了朋友,客气寒暄的,就成了泛泛之交,话不投机的,就继续做路人。

我则不然,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大脑会不自觉启动保护机制。

在我不确定来者是好人坏人,我的保护机制会简单判断,他与我主动交谈,只是简单的寒暄?还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他会不会伤害我等等。

而这时,面相就会作为重要参考之一,有些人长的慈眉善目,就是会更容易获得信任,而那些长的凶神恶煞,没那么讨喜的,可能本身人更友好,但在彼此并不了解的情况下,第一印象就会让我失去一些信任成本,沟通效率也会下降。

我可能就会尽量减少重要信息的输出,交谈就会显得没那么真诚,这种敷衍,对方是可以感受出来的。

而另外作为参考的可能就是话题的感兴趣程度,如果这个话题是我喜欢的,可能和我还有一些利益关联,我就会喜闻乐见,乐于和他分享心路,相反,如果他和我交谈的事情,正好是我的雷区,我可能就会迅速撤离。

对于陌生人,我可能更重视沟通的流畅度。比如说,对方正好幽默风趣,我时不时都被逗的开怀大笑,这个时候,其实防备心会自动降低。相反,对方说话不着四六,逻辑没那么清晰,言语漏洞百出,耐心值就会下降。

总之,也不知是自己走的路过于复杂了,还是吃盐吃齁了,我好像失去了上一辈人特有的“简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