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哈罗德已是年过六旬的老翁,他和妻子莫琳享受着退休后看似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直到有一天,哈罗德突然收到了老友奎妮寄来的信,他这才得知,奎妮已身患绝症。
他在寄出回信的路上不停地回想着自己的人生,在加油站女孩一句无心之言的启发下,哈罗德做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决定。他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到奎妮面前,他要一直走下去。
一路上,哈罗德遇到了许多人。有善良的女医生,有坦诚的名人,有热情的支持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如同昙花一现,像哈罗德的能量补给站,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源源不断,或多或少地驱散了他身处异地的不安与寂寞。
但留给哈罗德更多的,还是一人蹒跚前行的孤独,身心俱疲的无力感,嘈杂喧闹过后的寂静,以及在路上日愈坚定的信念。
小说特色
简洁的画面感
没有营造出多少视觉上的饕餮盛宴,比起震撼人心的大场面,书中的大部分场景,只是一条路,一条全长627英里的路。或是乡间小路,或是柏油马路,抑或是林荫小道。哈罗德走到了目的地,也走到了我们心里。
在这条路上与哈罗德相伴的是坚实的地面,单调的风景,还有两腿的酸涩感。正是这样一幅简洁的画面,留给哈罗德不断扪心自问的余地,亦留给我们广袤无垠的想象空间。
用几行铅字堆砌起来的画面,明明是最平淡无奇的画面,却往往是最质朴真挚的深情所在。
强烈的代入感
书中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其中不乏对哈罗德内心的细腻刻画,对沿途景致的细致描绘,足以使人身临其境,甚至感同身受。让我们的心脏不由自主地跟着哈罗德的命运而跳动,让我们的目光追随着哈罗德的脚步而移动。书中的他们像一面镜子,我照见了自己的另一面——渴求美好与释然的一面。
将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身上,分享他的欢喜,分担他的苦痛。相信这也是每一位爱书之人心甘情愿溺于书海的理由之一吧!
在这种代入感的引领之下,我已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与哈罗德一起行走的同伴。我在他的救赎中完成了我自己的救赎。
穿针引线的插叙手法
对于哈罗德的过往,作者并未简单明了地一言以蔽之,而是通过插叙手法,将哈罗德内心一直念念不忘的回忆穿插其中。让我们去捡拾主人公的记忆碎片,逐渐拼凑出令哈罗德伤痕累累的前半生拼图。
这种让人雾里看花的朦胧感,让我对哈罗德的故事更具期待,也使得哈罗德的转变愈发清晰可见。
这一路,是他对曾经的巡礼与自省,亦是他对现在乃至未来的尊重与致意。
你愿意去做无用之事吗?
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无信仰时代,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权衡利弊。值不值得?有没有用?读书学习有没有用?考研深造有没有用?出国留学有没有用?又有多少人愿意用初心、用执念、用信仰纯粹地去做一件事呢?有是有的,不过寥寥。
我学识尚浅,不能告诉你每一件事情到底有没有用。但我想说的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有没有用,而是你想不想做。
功利主义并非十恶不赦,但不是事情都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标签加持,才有去做的理由。信仰也不是虚无缥缈之物,它就在你心里,等待着你的探寻。信仰可以是一首歌,一本书,甚至是一个人。总之,它能让你觉得心中有物,眼前有光,脚下有路。
就如同《阿甘正传》中不停奔跑的阿甘;或是《冈仁波齐》中满怀虔诚的朝圣者。他们或是奔跑,或是行走,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认清自我,从而寻求大我。
也许有人会问:走路,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它能改变什么呢?
在没有周全的计划,没有齐全的装备的情况下,哈罗德选择了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举动看似毫无意义,甚至有些孩子气,对奎妮的病于事无补,说这是无用之事也不为过。
但是,哈罗德的信念唤醒了心中沉睡已久的信仰,从一开始的举棋不定,到后来的豁然开朗。少年时代的痛苦经历,与妻子的隔阂,对儿子自杀的自责,对老友奎妮的愧疚......这些回忆像一座山,压垮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击碎了他得过且过的借口。哈罗德选择用夜以继日的行走去换取心灵的片刻平静,去重塑支离破碎的自己,去完成内心的朝圣与救赎。
那么,你愿意去做无用之事吗?
其实每一件事,都不是无用之事。怀着信仰之名去做并做好每一件事情,它们会一点一点地为你磨平生活中尖锐的棱角,帮助你在荆棘里嗅到花香,在黑暗中寻到微光,在泥泞中砥砺前行。
一个人的朝圣,一个人的信仰。不妨让信仰跋山涉水、风雨兼程而来,直达你我的心脏。
又及
以上只是这本书的冰山一角,可能会有跟大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多多包涵!
希望大家可以看看这本书,也希望大家能从书以及我的浅薄文字中有所收获!
~个人愚见,不喜勿喷~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如有同好,欢迎互撩~
~给人家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