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梁嘉怡
2018年9月18日下午三点,由F-ONE大学生创业团队主办、由莞城学前教育协会、莞城中心幼儿园协办的《家园共育》专题交流会正式开讲,针对幼儿园教师提升沟通力和提升家长的信任度,杨靖老师在交流会上讲授了满满的干货!
文末有ppt福利!
本次交流会的目录
家里的宝宝第一次离开亲人独自上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说:
为什么我的小孩总是受伤?为什么我的小孩总是被打?
为什么我家小孩在家不是这样的,在你这里就这样子了呢?
为什么回到家,孩子总是找东西吃,是不是在园没吃饱?
为什么总是换老师?
我孩子来园这么久了,什么都没学到,也不会写字,连以前的诗歌都不会了?
为什么小孩在家不生病的,来园就生病?
孩子来园这段时间,脾气变得坏多了,动不动就哭?
我小孩比较顽皮,什么东西都弄,园里不安全的物品你们都放好了吗?
我小孩回家后,总是说不想上幼儿园了,什么原因?
家长说:我孩子有问题都是幼儿园的错?
幼儿园老师百口莫辩!既要承担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还要肩负着家长们的质疑压力,幼儿园教师心累、离职率高是必然的。
换个角度想一想,孩子是家长们的心肝宝贝,过于紧张也是情有可原的,家长最在意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受到同学的欺负、有没有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前提是保障孩子的安全,其次才是教孩子学东西。
一提到家校矛盾,幼师们纷纷表示有所共鸣,发表了自己遇到过的冲突经历,但他们对于如何解决与家长的沟通问题,一筹莫展。
在听完杨老师分享的应对家长的具体策略后,幼师们恍然大悟。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冲突问题,及时和有效的处理固然重要,能缓和家长的情绪,维护了幼儿园的品牌形象。但是更重要的是预防,提升自己的沟通水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家校信任度尤为重要。
一
如何与家长沟通,建立信任感?
1、敏感
2、积极主动
现场幼师拍下ppt
二
谨防孩子的“说谎”行为!
小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认知发展还不完善,“说谎”其实是孩子本能的正常行为。他们无法区别想象和现实,因为记忆不准确,他们会用自己幻想的东西去代替现实,于是就会出现“说谎”行为。
2-3岁的幼儿园小班孩子的“说谎”是本能的行为,到了5岁,孩子的大脑发育逐渐完善,此年龄段的说谎行为很可能是主观的,这时候需要家长老师的细心引导和了解原因,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和教师的信任感。千万不能责骂,比如“你是不是学坏了,居然撒谎!”
笔者身边有一位幼师朋友,班里有位孩子回到家跟妈妈说:“今天XX老师带我去游泳了!”那时候是广州的冬天,家长惊讶不已,立马电话质问了老师。
如果家长不了解情况,一定会相信自己的孩子说的是实话,误以为幼儿园老师恐吓、教坏自己的孩子。
如果幼儿园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事先跟家长打好“预防针”,既可以展示自己专业性的形象,又能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增进互相理解,部分由于沟通不畅的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不可避免地,家长回到家肯定会问孩子,“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老师对你好吗?”等话语,幼儿园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向孩子问一些积极、范围小的问题。比如:
“你听见、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
“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
“今天你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
“你的好朋友是谁?”
现场一位幼师发表讲话
三
幼儿园教师离职率高,如何选择你的职业?
请深入思考,你真心喜欢这一份工作吗?真心喜欢孩子,还是仅仅暂时以此养活自己?
职业的选择与职业兴趣有关。职业兴趣可以使个体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某些感兴趣的职业。它能够在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助于发掘职业智慧、潜力和工作效率、工作效益。
无论你是不是幼师,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可以帮助你选出自己的职业兴趣。关注“杨靖心理”,在后台回复“霍兰德”,获得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
幼儿园解决幼师离职率高的问题,需要从管理处解决。
我们的经验
想要获取此《家园共育》专题交流会ppt的朋友们,请关注“杨靖心理”,后台回复“ppt”。
—— 整理 ——
梁嘉怡
欢迎留言区评论互动
“分享你的职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