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鞭炮声从昨天清晨就不绝于耳,二踢脚、大地红等等一应俱全,声响盖过了其他一切事物,它的的确确起到了引起居民区内人们的注意,人们听到声音,好像这声音就成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它传递着“过年啦”、“新年好”的话语。
鞭炮障住了把鞭炮当做年味的人的眼睛
难道这种通过声响让每个人知道现在是在过年的行为所产生的就叫“年味”吗?烟花也好、鞭炮也罢,爆炸一瞬间传递给人们过年的信息,随之带来的是人人都知道的污染物。部分人把此当做年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类比推理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每天都放鞭炮,那么是不是我们每天都能体会到年味了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年味是什么呢?这可以因人而异,但我想一定不会是简简单单的放鞭炮这种行为。在小时候,我们也曾经放过鞭炮,回想当时,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欢乐呢?假想只有自己一个人放着五彩斑斓的烟花爆竹又是什么感受呢?原来不是爆竹的璀璨让我欢乐,而是伙伴们、朋友们的陪伴让我们欢乐,而爆竹只是道具。没有爆竹,雪团也可;没有爆竹,滑板也可;没有爆竹,甚至并排或是自由自在、七扭八歪躺在雪地上仰望天空也可!我们为何去乞求污染的源头给我们带来所谓的欢乐?静言思之,此乐,恶矣。
鞭炮障住了逃避现实的人的眼睛
一部分人带着一年的奋斗成果满怀欢喜地回家过年,另一部分人带着整年的失意和失败,强颜欢笑地回家过年,两者都无可厚非,毕竟过年就是欢乐祥和的时刻,可后者往往会在此时因坏心情丧失了对事物的理性客观判断,由此再受到“禁止放鞭炮”的限制,心生不满,寻机发泄。当然,我认为,这部分人在被障住后,不会过太长时间,自己就会知道孰是孰非。但知道不代表明白、了解。当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希望最后能达到全民普及知识的结果,但在当下,一部分人只能通过“经验主义”和“历史主义”片面地认为烟花爆竹所释放的污染很小,在这部分人眼中,极限成零,或是觉得理亏,就拿重头的工业污染与之相比较,这种做法弥补了自己的理亏却影响了更多人的判断,这种做法污染了社会,比鞭炮之污染更甚。
鞭炮障住了思维片面、极端的人的眼睛
理性地讲,放鞭炮的的确确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它在人们心中,尤其在当下80后70后甚至更早出生之前的人们心中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任何人也无法保证如果坚决禁止,搞“一刀切”式的政策是否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因此被某些反华势力、分裂势力所利用,这所引起的损害之巨大,恐怕就得不偿失了。无论何时,稳定都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任何人无法拿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作为发展的筹码。
鞭炮炸兮,烟雾起,障人双眼兮,乱人心。
目前看来,若想解决烟花爆竹污染,一方面要引导、呼吁、教育人民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这也是目前许多大城市的做法,赞成,希望加大力度,逐步向全国各城市进行普及)另一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寻找烟花爆竹无污染替代品。一种可以是烟花爆竹的直接替代品:无污染烟花爆竹,电子烟花;一种可以是:诸如抢红包之类的活动,后者可以更丰富地填补人民因不能放烟花而产生的心理空白。甚至还可以是虚拟现实技术......
总而言之,解决问题的办法有许多,要理性不要极端,要客观不要私情,当人们想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问题迎刃而解;但当人们被问题迷住眼睛的时候,问题就很难解决。
最后祝愿大家新年快乐,鸡年大吉!
勤奋 务实 为公
终身学习
萧寒
2017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