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李安导演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确实是很赞的电影,十分细腻绵延,比起旁观者的想当然,真实的人生只有自己才能体味,在经历种种后,你最终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双十一结束了,一天之内阿里卖了1207亿元货物。
这太夸张了,中国差不多是13亿人口。用1207除以13,平均下来每个人花了93亿元,中国人确实太有钱了,太败家了。怪不得都说中国土豪多。
——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 ̄_, ̄ )
出于个人兴趣,我看了下阿里的花呗数据,双十一这一天,通过花呗下的订单超过1亿笔,占全天支付总量的10%。要知道花呗有四分之一的用户是90后,所以90后小伙伴们:
小撸怡情,大撸吃土,记得按时还款。
花呗过了免息期就是负债了,要给阿里爸爸付利息的。(越来越像家长了,30岁的女人…)
现在提前消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我感觉现在无论在哪个电商网站,还是线下商店买东西,都有贷款服务,买不起可以贷款买。只要四肢健全,不像坏人,多少能贷到一点。
包括整容都有分期付款;甚至在饿了么上面点个餐,也可以分期付款...
我大概测算过多种渠道的分期成本,结论是除了传统银行机构,还有阿里、京东这种大平台之外,普遍借款成本还是比较高的,说高利贷不太恰当,但也可以说是利息很高的借贷。
很多年青小伙伴的规划性太弱,对于真实的借款成本不太了解,在消费上的负债,建议要克制一下,高息借款平台,最好都别碰。
2008年一波金融危机,许多美国人民就是负债过度,导致了个人破产。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我们就不要走了。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前段时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一个统计:00后比90后更有钱,能支配的零花钱数额更大。53%的90后无存款,23.4%的00后存款超5000元。
hiahia。随着90后走入职场,开始独立,经济上确实会受到一些考验。而00后由于没啥消费支出,反而更能将父母给的钱存下来。
当然,并不是任何负债都没意义,有些负债能扩大自己经济实力。典型如房贷,如果房价有上涨空间的话,与其拿着30万现金,不如再找银行借70万,去凑100万购入房子。
辨明消费性负债和资产性负债,是刚进入职场的小伙伴需要认知到的。
回过头来,其实是双十一是个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事,阿里的CEO张勇说,双十一并不是特意策划的,可能几年前就是灵机一动,想着做个活动吧,就推出了这个。时至今日,其规模越做越大,搅动无数消费者和商家。
这里面,很多人本来没有消费需求,也被刺激着“要买点啥”,这是典型的羊群效应了。
微信公众号:ynducai
关注越女读财,感受金钱最大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