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这个超级大IP被改编创作了这么多次,有好有坏,有难以超越的经典,也有不堪入目的差片。客观来说,《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应该算是不好不坏的一次改编。这是一部用特效撑起的大片,但特效撑起的片儿也未必不好看。
最好看的,当然要说特效。片子的特效是包给国外的公司做的,做出了好莱坞的范儿。师徒大战白骨的场面宏大壮观,那山崩海裂、地动山摇的架势,确实很有代入感。白骨夫人的特效和设计也很是用心。巩俐出场时,是在白纱羽翼幻化而出,白纱仿若由万点荧光聚合而成,柔光慢慢变成一件飘舞着的白色纱衣,巩俐的身影在其间出现。此处特效,至美至仙。妖之魅,妖之美,妖之灵性都在在一衣白纱中。这之后,巩俐也有黑纱扮相。黑纱凌厉,飞扬之间透出妖之邪恶与狠毒。可以说,影片最成功的特效和美术设计,都给了巩俐扮的白骨夫人。
导演也是极重视特效的,他说影片要有魔幻感。于是,整部片子真的透着浓得化不开的魔幻味儿。但是,物极必反。魔幻感太强,未必是好事。我们太希望拍出一部能和诸如西方的《魔戒》相抗衡的影片。这种执念让主创们忘了《西游记》原本是一部人情味儿极浓的作品。国人之所以会被这个超级大IP感动几百年,也是因为里面的世俗人情。我们觉得,师徒四人似乎真的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而不是活在另一个世界。他们走的路,似乎就是我们走过的、或者将要去走的,而不是走的另一条路。可是在《三打》中,白骨精幻化的老婆婆仿佛是住在仙境中的一个小房子里,周围渺无人烟,雾气缭绕。师徒四人上路之时,周围也是烟雾环绕之感,非世俗之境。这不免让人觉得,特效是不是做过了?
当然,不管特效做的好不好,影片最重要的,还是故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影片,终归都是要讲一个故事。这部片子用各种有禅机的句子堆成了一个情节较弱,漏洞百出,感情线设置也满是槽点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未必不好看。至少,我觉得片子最难能可贵的是:努力剖析了人物内心。
对于唐僧,当然还是要突出他的善。让我想不到的是,这次影片中唐僧的善,竟升了一个格局,成为一种众生皆平等的善。这里的众生,也包括妖。换句话说,这次唐僧不仅舍不得踩死一只蚂蚁,也不忍杀死一只妖。他甚至还要牺牲自己,渡妖成人。这是之前版本中的唐僧所不具备的。而真正的佛,也应如这般吧。人不可伤,那妖就可以随便伤了吗?妖又如何,妖曾经也是人啊。妖有灵性,妖亦有情。佛祖是众生的佛祖,本应对万物皆怀悲悯。所以唐僧说,他要在取经路上渡每一叶生灵。所谓大善,应如是。
这个版本的猴子,我倒没想到太多可圈点之处。郭富城的猴子,看起来很勇猛,胳膊和腿上都是大块的肌肉,但肌肉块儿太大,当真不灵动啊。至于情感表演,感觉全程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猴子我心里苦,但不知该怎么跟你说。总之,这是只苦大仇深的勇猛猴儿。
我最喜欢的,是白骨夫人。从故事到情感再到扮相和表演,巩俐当真是塑造了一个经典角色。较之86版的白骨精,电影版白骨夫人的形象更为丰满。她是妖,当然凶残狠辣。但是,世间所有的恶毒都有缘故。就像世间所有的爱也都有因由。在这个故事里,她有前世。正是前世的因,造就了今世的果。生生世世,轮回之间,善恶都是因缘报应。她前世被人所弃,今生才要为妖。一千年大限来临之际,她必须要吃到唐僧肉,否则就要投胎去人间。若说她吃唐僧肉是为长生,倒不如说是为逃离人世。
她说,她是做妖做习惯了。唐僧要渡她,对她说:“光阴如梭,未必就是良药。”
哪怕一千年过去了,恨还是恨。真正能治愈人心的,从来都不是时间。经年之后,若是真能对往事坦然,只能感恩岁月慷慨,让你拥有了美好的念想。因为,能治愈人心之恨的,只有善良与美好。也正因如此,唐僧才要渡她。他愿意牺牲自己,感化白骨夫人,唯此才可治愈这只妖的心。不然,即便让她长生,也只是让她在永无止境的光阴中,被前世的恨反复折磨。
但不管影片对个别人物塑造多成功,对白台词多么有禅机,也依旧掩盖不了故事本身的缺陷。故事情节实在太弱,弱到几乎支撑不起师徒四人的感情线,以至于当师徒出现矛盾冲突时,他们表现出的留恋与不舍都有些莫名其妙。故事里还有明显的漏洞。例如新加入的云海西国国王的形象,这原本可以成为一个亮点,用以说明恶人比妖更毒。可是影片竟吝啬于交代下这个人物的来龙去脉,对其中毒缘由,身后之事都略过不谈。如此突兀的人物,不免又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一部电影出来,总会让人赞赏,也遭人诟病。但只要它还能给人以感悟和思考,便有值得一看的价值。我看完这部片子后,脑中总回绕着唐僧对白骨说的那句:光阴如梭,未必就是良药。不要把一切都交给时间,它没有那么伟大。伟大的,是这人世仍存的善良和美好。伟大的,是我们自己。终归,能治愈伤痛的,还是我们自己。白骨夫人活了一千年,似乎就为印证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