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老子这位悟道者,这一生的终级使命,就是修道、悟道、传道,化解世间的一切难题,留给后世的那些真理与方法,就是指引我们都能抵达那一彼岸。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的哲学著作,五千言,字字珠玑,句句精辟,核心思想是“道”,这个道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它化生主宰着天地万物。大道至简三条天机:
1、大智若愚:(水德)不显山不露水,安静低调 ,以柔克刚。
2、大成若缺:天道忌满,人道忌全,缺陷也是一种美,永恒的美。
3、大器晚成:担大事的人成就晚,先付出,后收获。
三点瑰宝:
1、慈悲待人:行善是顺应天道的作法,因此天道庇护善良人同在,使之行事犹如神功,顺风顺水。
2、生活节俭: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
3、不争强好胜:依从世间规矩不僭越,不破坏,安于世俗。
《道德经》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一生去研读践行,老子的思想依然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好书不厌读。
怎么样才能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读一本好书,要先去了解作者,了解作者当时的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这本书!老子的人生经历:是一位史官,负责记录档案,见识渊博。
《道德经》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得问题,培养家长成为好家长,培养领导成为好领导。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还得自己来悟!
只有自己不断刻苦学习,阅读,积累知识,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有一席立足之地,而积累最好的方法,无疑是读书,尤其是像道德经这种道家经典书籍,学习中华经典,增加自我的文化素养及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道是什么?道乃万物之规律,
天道:规律、本源
人道:方向目标、规律境界、边界底线
何为道?道就是无为;
何为德?德就是按照道去做,就是得到,是本体德,有道才有德!
道德经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的道理就是按照道去做,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按照道的指引去做事就是有德;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都说我们要把书从厚厚的读成薄薄的,然后从薄薄的再变成一张纸,一张纸变成一句话,一句话变成一个字,曾经听过最经典的讲法,应该是所有的书无外呼三个三句话:
那就是:做个好人,存个好心,行个好事!
第二次读道德经,第一次两天几个小时就读完了,因为只是简单过了一下原文,感觉就是我读了,但是又没读,这次读了将近28小时,37天,5000字配着注释引用还偶尔读一读后面小故事。这次读进去了,感悟颇多,王德峰教授说道德经是教大家断舍离的书,老子从来不从正面去说道是什么,但是老子全书都在说道不是什么,这种叙述方式不也正符合了道的玄妙和奥义么~这本书以后会常常翻读,不知此生能不能悟到精髓,悟透就不奢求了。
我起码一半的时间都花在看大家的解释感悟上,很好地帮助了我进一步理解了道德经,同时也感觉老子对道之思想的分享解读是言之不尽且多样甚至多维的。我自己这几年也有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对一件或者一些事物的感知判断往往你用语言来描述形容是没法完全准确全面且足够深刻地表达出来的,因为语言有其自身的有限性,所以开篇老子那句“道可道,非常道”简直神了!
还有另外一个就是我最近看了台大教授欧丽娟对《红楼梦》的一些解读,就是人要追求的是什么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她说人应该追求自我超越而不是自我实现,因为人自身的有限性。确实,人往往限于自身的五蕴多感,这些感觉给了我们快乐以及对世界的体验渠道,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感觉它们实际上也是有限的,但自我超越是无限的,是广阔的。然而做到自我超越就意味着要你要进行自我建设,你需要不断地去塑造你希望的人格,这个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与自己的本能搏斗并超越它,超越之后你获得的才是人类真正的自由。这个观点和老子的也许有些出入哈,但我理解老子说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也不是躺平的意思,其实我觉得是顺其自然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无为而治是不为无必要之事但是该出手时你得精准判断出来并且可能要快速准确出手,而且力度分寸得合适到位甚至不能有偏差呢。这种能力是躺平天生就能有的么?当然这里要结合老子道德经是写给统治阶级君王贵族们的哈,有门槛,人家统治阶级从小就这么培养,普通人想做到更需要训练自己的这种综合能力。
当然断舍离,不要放太多浮华之欲于心,否则能力练出来也是不烦其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