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千字文5
登岛打卡第4天
读的什么书:《为何家会伤人》
阅读有效时间:30分钟
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阅读中没有问题,但是作者的观点有点儿散,可能心得分享也会有些散。
阅读有什么收获:
一、孩子需要被看见
好的孩子来自好的家庭,但是要打造一个好的家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的家庭并非不幸福,但是有可能没有培养出好的孩子。这不仅需要家庭氛围的良好,还需要家庭成员有一定的觉察,能够看见孩子。这种看见不是眼睛的看见,而是情感上的认同,情绪上的察觉。
我总是觉得老公有点儿不敏感,有时候我跟他说话说了半天他都还没有反应,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听见我说话。一开始我觉得纳闷,但当我到婆婆家住了一段时间,就发现问题的根源了。不是老公听不见我说话,而是,他对周围的信息很不敏感,因为他们家人日常的相处方式是,各在各的屋,各做各的事,你闹出的动静跟我无关。婆婆说老公小的时候就能自个儿在房间里玩玩具,可以玩很长的时间。而且,我还发现,有时我跟公公婆婆讲话也会出现他们根本没有听到我说话的情况。这样说,这个原生家庭就处在一个对彼此的声音和信息不敏感的状态,所以有时候有人说话对方会听不见,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其他人也不会觉得需要主动调小电视的音量,或者放轻说话的声音。他们正常的沟通方式在我看来更像是吵架,声音很大,语气强烈。我无从探知公公婆婆的原生家庭是什么状态,但是大概了解了老公不敏感的原因。
在他的婴幼儿时期,没有被充分地看见。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你看着它们时,你也在它们的镜面上留下了镜像,由此你也可以看到自己。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中国的妈妈第一缺乏尊重孩子感受的意识,第二即便有这一意识,但因与自己的感受缺乏链接,而难以给孩子的感受以确认。这一确认,必须是身体对身体,心对心,而不是头脑对头脑,语言对语言。
这样的看见,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没有被看见的孩子有可能很脆弱,也有可能不敏感。当然,其实所有人都需要被看见,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我们都渴望被看见》www.jianshu.com/writer#/notebooks/6150780/notes/8703702说的也是这个话题。
二、给孩子爱而不是制约
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去制约孩子谈何容易!我们总是会觉得怎么别人家的孩子文静乖巧,而自己家的熊孩子就没有一刻是安生的呢?那么,来来来,坐下来,老实地看会儿绘本吧,这样大人孩子都轻松。可孩子不愿意啊,ta不肯,你会怎么办?有没有尝试过劝说,要求,甚至威胁?当你这么做的时候,就是在制约孩子。
很多父母在塑造孩子上都在扮演“行使赏罚的天使”这个角色,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达到某个条件,如果达到了,就奖励他,如果没达到,就惩罚他,于是孩子离自己的内心越来越远,而逐渐变成了父母意志的产物。按照蒙特梭利的观点,孩子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家长要做的,是呵护这个胚胎,使之萌芽,自然生长,而不是以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孩子。有句话说得好: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限量款,长着长着就成了盗版。每个孩子天然有他们的使命,而若父母想决定孩子的命运,他们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命运。
所以,从爱出发,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吧!不要因为会弄脏衣服所以不要去玩沙子,不要画画,不要趴在地上找沙发底下的玩具;不要因为会弄乱房间所以不许在游戏区之外玩耍,不许去翻柜子,不许尝试扫地。孩子可以自己做的事情,就交给他自己做吧。
我的家庭未必是很好的家庭,但是如果家庭成员都能够彼此看到,顺畅交流,给予彼此充分的爱和自由,又怎么能说这个家庭不好呢?我尽量克制,不过多干预,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成长为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