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摆脱强迫的困扰,就需要我们改变对这些闯入性想法的解释和评价。当庭审判的过程就是帮助我们认识到这些强迫观念虚假空的本质,以及为什么不需要去抵制和斗争,更不需要通过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的道理。
强迫症第一宗罪:过高评估危险罪
工具一:序列时间概率分析
谁都怕严重后果的发生,问题在于没有强迫症的人能够清晰知道这些严重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当想到最严重的后果时,先不要害怕,而是先看这种最严重的后果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一个最严重的后果真的发生需要满足一系列连续事件,其中只要一个序列事件不能发生,那么最终的可怕结果就不会发生。
工具二:成本——效益分析
对于一些想法,要“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一点。一个想法有可能是对的,但这样的想法只会带给我们坏处,或者说带给我们的坏处远远大于带给我们的好处,对于这样的想法是需要放弃的,应该选择那些能带给我们更多好处的想法。
强迫症二宗罪:追求完美罪
追求完美也许是每一位强迫症患者都熟悉的性格因素。因为我们追求一种完美的做事状态,不允许自己被其他任何东西打扰,不允许自己有不好的形象状态。我们害怕这种状态,又极力避免与控制,所以我们最终发展成为了强迫。
工具三:差不多就行
烦恼来源于错误的追求。要认识到完美只是观念的产物,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完美,去追求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当然就会烦恼。也许不完美才是真正的完美。如果所追求的完美都集中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面,还有必要花费如此大的精力来追求完美吗?所谓的完美都是短暂的,我们一次次找到完美又一次次否定完美,搞得自己精疲力尽。根本不存在一种终极的完美,存在的只是我们主观暂时认为的完美而已。为了这个暂时的、主观的完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真的值得吗?凡事都有一个度,尽力即可,差不多就行。
工具四:求不可得,愈求愈不可得
有些事情我们越是刻意地追求反而越是得不到。比如注意力,比如声音。假设人的精神能量总共是100。如果我们不受干扰地做事,那这100全都用在这件事上。这时旁边有人打闹,分去我们20。我们不能接受这样,想方设法想要让这20拉回来,结果却又花了20来控制自己不去听到这些打闹声,这样适得其反,我们本该专注的事情上就只有60。更糟糕的是,我们不会就此打住,我们意识到了现在的状态还不如刚才,烦躁了,烦躁又占去10,又拼命想找回专注的状态。一轮一轮下来,最后本该专注的这件事分到的能量越来越少,全都用来控制了。久而久之,我们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每次做这件事又受打扰,出现可怎么办,千万别出现了,就这样陷入了强迫的泥潭。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第一次就注意到干扰源时,不要去控制,顺其自然地接纳,不要去追求那100的最好状态,这样我们就保持在80的状态,也不会陷入恶性循环。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驱人之兵,这是真正的大智慧。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战而驱强迫症。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强迫症第三宗罪:过度责任罪
强迫症的患者大部分责任感都很强,认为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以避免因为自己的错误纰漏造成对自己或别人的伤害,财产的损失。我们不能客观地分析这种伤害损失真正发生的可能性,只是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为了把自己的责任降到最低或者避免承担责任,就会去实施强迫行为或者回避行为。
工具五:不是所有的可能都真的会发生
错误来源于将可能性和必然性之间画上等号。我们需要承担责任的前提是我们担心的可怕后果真的发生才行,如果可怕的后果不发生,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生活中的可能性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如果我们要避免所有的可能性,就无法正常地生活。要学会允许这些可能性存在,并且看到那些更大的可能性。有理由担心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就更应该有理由去关注那另外万分之9999的可能性,这并不是自欺欺人,也不是阿Q精神,而是客观事实,选择更大的可能性更明智、更可取。
工具六:我们无法承担所有的责任
一件事的发生需要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并不是我们完全可以控制的,很多事情的发生并不需要我们承担责任。我们只能做好我们应该做的正常行为,不是过度的行为。如果我们做了我们应该做的,有些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了。那么如何判断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正常的呢?很简单,看看别人怎么做就可以了。检查十次和检查一次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有问题,我们第一次检查就会发现,后面的检查都是无用功。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必考虑自己的强迫会影响别人的情绪。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我们不必对此负责。通过强迫行为来缓解焦虑,只能换取暂时的内心安宁,而后果却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痛苦,强迫症越来越严重,这就是方向上的错误。在错误的道路上做的越多,就离正常越远。如果开始就以为检查一下无所谓,检查了就不难受了,在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放纵下,我们的强迫症越来越严重。这和吸毒有点像:毒瘾发作时吸一口就舒服,每次难受就吸,结果就是毒瘾越来越大。
必须要控制强迫行为!虽然不实施强迫行为会有一段时间很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焦虑会自然缓解的,只要挺过这段时间,我们的强迫症就会慢慢好起来。暂时的忍受是为了长远的解放。
工具七:勇于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单方面就可以完全把握和控制的,我们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正常地生活。强迫症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远大于丢一次东西或者得一场病。我们做了该做的就可以了,如果这样还是发生了什么,那我们就要有勇气去承担那份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那又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