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散文是比较难读的书籍,但是散文往往是作者人生经历的感悟和沉淀,字里行间散发出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如果没有作者的经历或者无法深入到作者的彼时环境中,读起来会觉得平淡无趣而乏味。
然而丰子恺先生的这本《活着本来单纯》是一本读起来特别有趣的散文集,配上丰老的漫画,读起来畅快淋漓、赏心悦目,每天晚上都会选一篇诵读。唯一不爽的是,印刷错误太多,让人比较恼火,比如这个:
丰先生散文打9分,印刷质量8分,校对0分。
丰子恺先生的闲情总让我会心一笑,比如说花点小心思收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钟,让他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若生在今日,一定会圈粉无数,朋友圈点赞无数。
巜闲居》片段
有一次我闲居在自己的房间里,曾经对自鸣钟寻了一回开心。自鸣钟这个东西,在都会里差不多可说是无处不有,无人不备的了。然而它这张脸皮,我看惯了真讨厌得很。罗马字的还算好看;我房间里的一只,又是粗大的数学码子的。数学的九个字,我见了最头痛,谁愿意每天做数学呢!
有一天,大概是闲月中的闲日,我就从墙壁上请它下来,拿油画颜料把它的脸皮涂成天蓝色,在上面画几根绿的杨柳枝,又用硬的黑纸剪成两只飞燕,用浆糊黏住在两只针的尖头上。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两只燕子飞逐在杨柳中间的一幅圆额的油画了。凡在三点二十几分,八点三十几分等时候,画的构图就非常妥帖,因为两只飞燕适在全幅中稍偏的位置,而且追随在一块,画面就保住均衡了。辨识时间,没有数目字也是很容易的:针向上垂直为十二时,向下垂直为六时,向左水平为九时,向右水平为三时。这就是把圆周分为四个quarter,是肉眼也很容易办到的事。一个quarter里面平分为三格,就得长针五分钟的距离了,虽不十分容易正确,然相差至多不过一两分钟,只要不是天文台、电报局或火车站里,人家家里上下一两分钟本来是不要紧的。倘眼睛锐利一点,看惯之后,其实半分钟也是可以分明辨出的。这自鸣钟现在还挂在我的房间里,虽然惯用之后不甚新颖了,然终不觉得讨厌,因为它在壁上不是显明的实用的一只自鸣钟,而可以冒充一幅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