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到青色》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追求自我实现”的群体被称为“青色人群”。他们关心自己,他人和自然。《青涩到青色》致力于向往青色的生活指南,探索青年人成为“青色”的可能性。这些探索包括:青色特质的人物采访,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报告,青色人群的精神食粮推荐。
正文
新印的名片到了,这是正式印刷第三个版本。距离第一个版本差不多又过去了三个月。中间的最大改动就是logo加了一个英文。不过我在打开名片的那一瞬间,发现logo印错了。
我立即拍照,发送给负责设计的斯雨。我不能不说,那一刻,我是有怨言的。不过因为我们都是在网上沟通,这些都需要很好的措辞。同时,在等了几分钟之后,我没有等到回复。我不知道在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因为我们都是线上办公。
那个时候我要出门去赶一个采访,走在路上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件是里面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哪些重要的点触动了我的情绪?我可以抛开过去的事情就事论事吗?我可以抛开我的控制感吗?对于我的伙伴来说,他们觉得重要的是什么?不过我心急的还是给出了下面一段自己的青色的那一面的思考。
我当时能注意的就是,不要加上感叹号之类的吧。所以中途我撤回了一条微信。所有的微信都是用讯飞语音来做的,有的时候它会自动加上感叹号。那么多的问号也是有点噎人的。我还紧接着把这个问题扩大化了一下,那到了我们工作群里。因为这样的问号得到的答案只会是下面这样。
其实斯雨的话写的挺好的,从小小的检讨道,接纳这个过程。没有简单的事物,所以从我的角度一直觉得他在检讨,没有读,或者没有回应他见到的那个部分。而真正喜欢检讨,认为检讨有效的是我。我的动议余霞回应了,相比斯雨,我对她的“控制”更多。这里的控制很多时候是关于要求的。
这个事情发生到现在,从事情显现的结果来看有些问题,进度拖后、浪费纸张、浪费时间,这是已经造成的。我想修复的是背后的那些结果,大家的挫败感,相互之间的微小的控制感。不想去探讨过程中谁的失职问题,但是怎么激发大家愿望的问题。
我想把它变成一次改善的机会,不是去改善表面的流程,而是去改善事情的根源。我们在这件事情上投入很多精力是为了什么?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在意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宣传自己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方式的?如果我们很在意创新,人以及环境友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做法?
暂时来看动议没有通过,或者说大家并没有理睬我。我随便的发起了一个动议,这也太不尊重动议了。我还是需要遵守在会议中才能发起动议的规则。不过目前我真的觉得只做一份宣传品,剩下的全部都电子化是个很赞的主意。不过好的主意也需要大家一起来商定。
这是我走向青色,我们的组织想走向青色的故事。我很心仪一分钟里做了一版名片,和大家分享。
我们是谁?
我们是正在发生未来里的青色构筑者,我们关心水、事物、空气和人、关心事物的发展变化,这些指引我们来到了社会创新这片美好的领域。同时我们也是教育者、设计师、企业家...我们想要感召更多的青年人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相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青色的创变者,我们盼望共建更加轻盈和美好的未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