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失眠了!
一杯咖啡,搭进一宿觉。
原来都是下午那杯肯德基的香草拿铁惹的祸。
话说这肯德基的咖啡和星巴克的咖啡口感上没喝出啥区别。
不过这专业和非专业可是有着差别。
由于我也不是喝咖啡的专业粉丝,所以每次点咖啡都会问:“哪个甜一些?”
言外之意是想让服务员帮我简单介绍一下。
但是……
肯德基:“都差不多吧?”
你这个“吧”是问我呢?
今天点了两杯拿铁:榛果拿铁、香草拿铁。
又犯病了,又问:“这两个有什么区别?”
三个服务员面面相觑,一个小男孩思考了一会儿说:“味儿不一样。”
一巴掌呼自己脸上算了!
“味儿不一样”,这话没毛病!
是我有毛病。
换个场景,要是在星巴克。
问:“哪款咖啡甜一些?”
星巴克:“某某咖啡口味偏甜。”
你若是问:“榛果拿铁和香草拿铁有什么区别?”
星巴克会说:“榛果拿铁前者加入了**,后香草拿铁是加入了**,两者在口感上的表现是前者偏**”,您若是喜欢**口感就可以选**”。(不懂的之专业术语用*代替)。
非常清晰,有助于外行选择。
在肯德基喝咖啡,还得问哪个甜,什么口感,好像有点过分,不过是杯饮料,较真就是难为人。
在星巴克喝咖啡,即便是同样的咖啡,即便贵很多,喝到的并非是咖啡,是环境、是服务、更是文化。
当商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现状下,商品反而成了承载服务和彰显文化内涵的载体,这就是附加值的意义。
如何让你的顾客感受更好,不是拼价格哦。
也许你不能做到方方面面都好,但是你只需要在你所属的领域做得比别人好洗点点,你就成功了!
万变不离其宗,写文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