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式思维的人总是认为问题只有一种解法,人生只有一种活法,上学读书,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组建美满的家庭,从此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拍拍打脸。
我算是固定思维的典型吧,现在我才知道我不是学习的苗子,上学那会儿只是比较勤奋而已,跟会学习真的是两码事,而且经过现实打脸后,越来越意识到,我的读书真的很没用,读书方法没有掌握,也就是学习能力差,不过这种问题一旦意识到,还是有转机,慢慢养成一种成长型思维,并且不断进行练习。
关于在简书上日更我一直有一个误区,觉得应该每天都写,才算坚持,现在我却觉得,写要围绕一个主题,不能瞎写,这样不会提高写作能力,虽然现在也不怎么样,但是只要坚持写,总会有收获,至少可以捋一捋自己的杂乱的思绪。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进行半年总结,这半年我收获了什么呢,为什么有些人立目标就真的实现了,而有些人立目标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焦虑,只能做到三分钟热情。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状态,我仔细回想过去的成功经历,真的几乎没有,唯一可以算做成功的可能算是考研了。回想那一阶段,我真的能做到每天早起,学习累了就看琼瑶小说,还真是奇怪,那段时间好像没有看电视,所以,就我目前的状态来看,我也该像过去的自己学习,静下心来,而不是为了还没发生的事情去担心,焦虑,把时间白白浪费了。
其实但凡成功的人,都一定是有故事的人,因为他们经历过,对生活和工作有更深刻的感悟,写出的文字也更加有深度和内涵。这也让我想到自己为什么写的文字那么肤浅,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核心有两点:一是读书太少,那种经过岁月沉淀,经得起考验的书,读得太少。二是阅历太少,不喜欢走出去,喜欢一个人宅在家里,走出去才能看见大千的世界。
关于育儿,我总在讲孩子不听话,那怎么才算听话,如果父母本身就是错的呢,那岂不是把孩子带偏了吗?而且,最近我越来越发现我偏离了轨道,如果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的话,我想要传达给孩子的是什么呢?是我在生活的压力下阴晴不定的情绪?是我在遭遇职场挫折后的一蹶不振,遇到困难就放弃,觉得人生本该这样的认命,那我怎么交给孩子成长思维呢,又如何说服孩子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奋斗的过程呢。当孩子问起我来,我怎么去为自己找借口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那我现在做到了哪一部分。
所以,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也渐渐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既然从职场退下,来到了全职妈妈的行业,那就做好全职妈妈,我想要教给孩子什么品质,如果没有,就去锻炼,要相信我们都会成长的,并且把这些成长记录下来,这样一想下来,我至少可以在两个职业方向去努力和深耕。
第一,写作,不管是自媒体写作还是其他写作。写作将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写作不在于写了多少文字,而在于思考的深度,对看到的事物表象的分析还有一个人的故事能力培养。
第二,家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经在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对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现在和未来也是一个职业发展路径。
当我们打开思路,我们就会看到脚下的路,只是,路在脚下的时候,我们怎么一步一步的将这条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如果说2023前半年的时间我都停留在想的阶段的话,2023年下半年,我需要去一点一点行动了,去尝试,才知道哪里有坑,不去做我只能在原地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