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2018-58
蔡澜
这是暑假第12本书,蔡澜的《寻味》。
外出旅游,只带了一本《银河帝国11》,很快就看完了,于是只好看微信读书,先是看了汪曾祺的散文集《生活是很好玩的》,然后看到书架上还有这本书,想起蔡澜曾在某个节目上演讲,题目就是汪曾祺那本书的标题,看来两人对生活的态度很相似啊。而且这本书是关于饮食的,非常轻松,页数也少,最适合在旅游过程中阅读。
蔡澜是香港的美食家,广东人喜欢讲饮讲食,他是代表,而且吃出了水平,吃出了名气。这本书就是他到世界各地的饮食笔记。上至高级餐馆,下至菜市场的无名熟食档,他都会一视同仁地去尝试,找出各种美食。
看完他这本书之后,我总结出了做美食家的几个素养。
首先要有丰富的饮食经验。蔡澜从香港吃到内地,从中国吃到东南亚、日本乃至法国、美国等地方,可谓吃遍全世界。而且他不仅能在世界顶级的餐厅里吃饭,也能在大排档、菜市场里觅食,各种各样的美食好像都被他尝遍了一样。例如,他到北京吃羊肉,吃了羊蝎子还不满足,接下来又吃白煮羊头、羊杂汤、炒羊肉,当天晚上还吃生切羊腿、甲羊圈、小羊肉接下来几天又吃了各种各样的羊肉。如此丰富的饮食经验使他能够比较出真正的美食。
其次还要有一个强大无比的胃。一日三餐,人能吃多少呢,但作为美食家,就要比别人吃得多。他说曾在顺德,二十四小时内吃了八餐,令我瞠目结舌。他还经常带一般人组成旅游团到处觅食,或者是为了拍摄节目而吃,一吃就是十几二十个菜。我想,即使每样菜只吃一两口,那么一圈下来都已经很饱 了吧。但他在书中经常说,某个菜很好吃,连吃三碗米饭之类的。不知他是为了享受才吃,还是为了工作而吃。看到这里,我不太羡慕他了,吃这么多,肠胃肯定负担很重吧。我宁愿少吃一点。
另外还要有非常高明的辨别能力和鉴赏能力,分得清食物的好坏和是否正宗,懂得赏鉴美食的特点。在这本书中,他经常到处寻找最正宗的美食,例如,为了寻找正宗的越南粉,他从越南找到法国,最后到了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才找到。这种对正宗美食的执着也真让人服了。另外,还有各种食物的比较,例如野生食材和养殖食材的对比,同种食材不同出产地的区别等等,他都能够说得出来,这就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做到的。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我觉得还因为他以美食家出名后,到处拍摄美食节目,也结识了很多餐饮界的高级人士,于是得以吃到最高级的各种美食,最后培养出了这种高超的美食鉴赏能力。
美食家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蔡澜果然是名不虚传的美食家,我们无法企及,但我也并不羡慕。在我看来,饮食虽然是人生第一要事,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吃饱吃好即可,不必在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毕竟对于我来说,还有很多比饮食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