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猛如虎,人命危旦夕。
这是一起大型车祸伤交通事故,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下,小轿车与一辆大型货车相撞,小轿车司机和车上的五个乘客被撞飞到车外。六人中仅有三人尚存一丝气息,其余三人当场死亡。即墨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派出救护车赶往事发现场,经过紧急简单急救的处理后,第一时间送至当地医院。浑身是血,面部血肉模糊的刘叔病情最重,开启绿色通道,因术后大量出血危及生命第一时间由当地医院转入我院ICU。
“120”的鸣笛声和科室电话铃声打破了宁静的ICU病房
从他进入ICU起有的一线生机,我科就做好了全力以赴从死神手中抢救病人的准备。
腹腔出血,多发骨折伤,重度腹腔感染,多器官衰竭,依靠大量的血管活性药维持血压等一系列危急生命的因素需要大家逐一去解决,保全患者性命。经总值班协调,启动全院多学科协作联合救治,立即召开了全院会诊,在进行权衡各方利弊之后,患者急症全麻下行双侧股骨清创+外固定术血管吻合神经及肌组织修复术+剖腹探查术+横结肠修补术+小肠部分切除+脾脏下极裂伤修补术。恰恰是医生自己使患者和家属不敢信任
面对患者不开刀只有死路一条,开刀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但也会有一线生机。术前的家属谈话,刘叔的亲人内心恐慌夹杂着犹豫不决,担心病人能否活着下手术台,我科icu主任耐心讲解手术细节,反复说明病情,逐一说明利弊之后,家属决定同意手术。术中考虑患者可能随时发生窒息,气道梗阻,严重缺氧等危急情况,立即为患者重建气道,恢复通气。
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手术成功完成。就像白岩松说:医生这个行当介于上帝、佛与普通职业之间。在重症疾病来临之际,病人和家属要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相信医者父母心和尊重医学的不确定性,才能让医生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帮助病人战胜病魔,其他我们别无选择!
由于腹腔压力太高,术后腹腔仍处于开放状态,大大增加了腹腔感染的几率,给我科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考验。为了减少感染,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对无菌技术的操作更为谨慎,特别关注腹腔纱布渗液情况,各种引流管的颜色、性状和量,病人体温变化的波动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每天两次的换药护理,更换纱布。待腹腔压力达到关腹要求时,积极给予病人关腹。
由于车祸导致病人腹腔脏器破裂,加之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开腹,造成全身的炎症反应(SIRS),引发的并发症会造成休克,多器官衰竭综合症。会再次危机患者的生命。经过医生们一系列讨论,给予病人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CRRT)治疗和在药敏治疗,加用相对应的抗生素,联合CRRT治疗,病人的炎性反应终于得到有效的控制。
除此之外,车祸还导致病人全身多处骨折(包括股骨粉碎性骨折),肌组织和皮肤均严重挫伤并伴有缺损,伤及腰椎,更进一步加大了护理难度。由于病人病情十分不稳定,我们各护理专科小组绞尽脑汁想出最佳方法,决定采用“五人翻身法”、“交替使用流体枕法”、“悬空病人法”等自创疗法,小心翼翼地给予病人轴线翻身、全身制动等处理,在确保病人承受最小程度的痛苦的基础上,预防压力性损伤、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骨折的慢慢愈合,病人渐渐卸掉了纱布包扎和夹板固定。为提高他以后的生活质量,为此,院内专门召开了相关会议,在经过反复评估和多科会诊后,大夫们决定给他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由康复科的专家每天来指导监督。
守得云开见月明,患者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腿部也在消肿,精神明显好转,身体的肌力也在恢复。在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我们逐步给病人制定脱机计划,从起初的脱一带三过渡到脱三带一,慢慢到脱五带一,目前患者已经可以做到完全脱离呼吸机,达到自主呼吸。
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比治病救人更让人有成就感。每一次成功的抢救,倾注着大家的心血,每一条生命的延续,流淌着大家的汗水,每一次团队的全力以赴,无关回报。虽然刘叔只是众多ICU病号的一个代表,但却是我们医护人员每天跟死神作斗争的缩影。我们每天忙碌的工作就是为了从死神争取更多的时间,从他手里抢回更多的拯救生命的可能。希望ICU的病号如刘叔一样顽强且充满希望,愿世界少一些死亡,多一些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