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一书中有言,“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河上公注解道“圣人法道,匿德藏名,不为满大。以身率道,不言而化,万事修治,故能成其大”。
也就是说,有道的人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能成就大事,这告诉了我们谦虚的重要性。
其实,当一个人的德行越丰厚时,就越会谦卑。经常会看到一些其实水平了了的人却架子很大,而真正的大师却很谦逊,那固然是一种修养,但那也往往是一种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自然的态度。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社会人人都崇尚竞争,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往前冲,好像谦虚是过时了的东西。其实不然,谦虚是每个高士的修养,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据道教全真派先贤灵隐真人王颐中记载,丹阳真人马钰但凡在路上遇见僧人或道士,无论认不认识都会向对方揖拜致礼。
弟子认为与这些人素昧平生,不解丹阳真人为什么低姿态地向他们致礼。丹阳真人说:“道以柔弱谦下为本,况三教同门异户耳。孔子言‘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未闻一拜之为一过。”
早坛功课经中言“愿慈心下气恭敬一切”,再一次要求我们虚心处下,以平和恭敬的心态待人接物。要把自己放低,别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这个世界上永远都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山还比这山高。
“谦虚使人进步”、“满招损,谦受益”,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