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作者提出读书的一个观点:“一味读下去等于没读”,我十分认同。如果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只是不停的读一本又一本,而从来不做笔记,不发表自己的感想,不停下去思考,不管读再多的书,也对自己起不到很大作用,产生不了有效的影响。
你是不是对这个观点不太赞同?如果你想做一个判断,来证实这个观点的对错,那现在你可以自测一下。你先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自己都读过些什么书?现在能否说出书名和作者?每本书中都讲了什么?你最喜欢的是那本书?你为什么喜欢,有哪些记忆深刻的内容呢?请注意,一定要以端正的态度认真的思考和回答。如果你能非常清楚的说出来,恭喜,你不属于今天讨论的人群。
如果你紧锁眉头,眼神迷茫,思绪混乱,那你就要警惕了,你属于低效率的学习者。虽然你看过很多书,但是你记住的很少,甚至没有百分之一,即使你认为这些问题过于简单,事实你确是一问三不知。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是自己不停的读书造成的。这个观点可能和读书使人进步相矛盾。但今天说的读书,是不走心的读书,不过脑子的读书,仅瞄一眼书上的字面意义,拒绝思考。这就像你走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那么多,你只瞄了一眼,没去发现他们的与众不同,于是你对他们毫无印象。
人的脑袋不是无限制的填塞就可以,它会长期记忆你不断思考的事情,你放在心上的事情。对于你不走心的阅读,它的记忆也是朦朦胧胧,似曾相识。经统计,绝大多数低效率读书者对所读书籍的记忆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更少,这不但辜负了作者的心血,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很多人抱怨读书很难,是因为你无法把书中精髓为自己所用。读书的过程是自我思考的过程,不要期待数量会给你带来灵光一闪,要沉下心来学会自我成长。
A1:
我确定自己读过很多书,纸质的、电子的、成人的、儿童的、文学书、娱乐书等等。
儿子喜欢读书,常常和我分享他读到的故事和笑话。然后问我:“妈妈,你说这个故事笑点在哪里?”我掩面:“儿子,妈妈没有听出来。”儿子就会说我:“妈妈,你笑点很高啊。我讲的故事这么有趣,你都没反应。”
有时儿子不和我计较会说:“妈妈,你也来讲一个吧。”我“咳咳”两声说:“好吧!让我想想。”五分钟,十分钟孩子等的不耐烦冲我叫:“你还没想好啊?!”我也是急得直冒汗,平时读的那么多书,怎么一个也想不起来了呢。这时我就会很尴尬,也会懊恼。反思自己读了这么多书,用的时间怎么都不管用呢?这时我就会想起“读书无用论”,想放弃。
有时和朋友一起聊天,听到他们一本本讨论看过的书,对作者的观点认知或赞同或批判,我只能勉强保持微笑:“嗯,啊,对”的应付。久而久之失去了谈话的自信和兴趣。
A2
针对自己的问题,反思一下。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这些都要靠自己去不断的学习,而读书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如何读书,怎样在读书中提升自己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我应该端正读书态度,不片面追求读书速度,不热衷追求动人的情节。读书时,重要的地方画下标识并做笔记。然后尝试运用,每周不管读的多少都对记录的重点复盘。
其次,有针对性的读书,先加强自己读书自信和兴趣。长时间做读书的无用功已磨灭了读书自信和兴趣。就先选择一本简单的故事书,在和孩子聊天时争取做饭有话可说。
另外,这两天正在看《和谁都聊的来》,书中讲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决定从简单的做起,每天不管面对什么样子的客户,自己都要面带微笑。每天晚上反省。争取把书上讲到的落实到实处。
今天刚上班,做了一个对我这样内向胆小的性格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决定每天早上出门前对自己说三声:“我爱你,你很棒!”不记得是哪本书讲的方法了。回头我翻查一遍做上记号。
从现在开始学做有效率的人,做有效率的人从学习读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