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小范围的线下小叙,一个露天的咖啡厅,我,苏磊,朱建锋三个人,天气很好!当然,我们聊的也很愉快。
主题内容:交流心得体会,感受不同的认知
感受一:互联网时代创造了低成本的高效沟通
很神奇的事:我们不用更多的了解彼此,但却能get到彼此的话外内容。这大大提高了沟通效率和沟通质量。面对面的交流不光是输出和输入,同时也是感受每个人背后认知逻辑的过程。
感受二:通过表达来检验自己的自认,同时强化认知
比如,我们谈到跑步,这项运动为什么会成为各种成功人士的标配?
建峰谈到他认识一个企业CEO,晚上会推掉各种应酬去完成自己的跑步计划,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改变他的这个计划。
我对这个现象的思考是:这背后不仅是晒、不仅是健康、也不仅是磨练意志,而是作为一个企业的CEO,他知道自己需要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以应对各种经营管理上的挑战,如果身体出问题,势必会影响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而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他非常强烈的刚需,而这种刚需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就是跑步,于是跑步对他来讲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跑步,他给这件事赋予了更多内容。
我表达了我的思考结果,苏磊给我的反馈是:这就是赋予事物更多的意义感,意义感越强烈,执行越有力,这不需要什么坚持,因为他根本停不下来。
这个过程令我很兴奋,因为不经意间强化了我对意义感的理解。
其实这个思考过程还可以应用到不同事情上,比如成长,如何让成长停不下来?
在我看来,这里不仅是对比,更重要的是找到成长更本质的东西,并赋予它无法改变的意义,促使你不敢有任何懈怠,就像上文中,跑步被赋予的意义感一样。
感受三:概念的清晰,提升自己对现象的认知和自定义能力
过程中,苏磊提到了《得到》这个去中心化的例子,一下子让我对这个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还想通了一些事情。比如之前007社群创始人覃杰曾经提到的社群去中心化,即只有更多的人成为社群的主人才能有更多不同价值的产出,而这对于学习型社群尤为重要。
再举一个例子,我运作的大富豪电影院项目,我们几千人的QQ群一直很活跃,分析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去中心化的结果。
我们将群里很多活跃的群成员设置成了管理员,于是无形之中赋予了这些人一种责任感,这样他们就会主动管理这个群,即便群主不在的时候,依然有足够多的互动、交流和管理。
之前我对这个现象并没有一个概念,当我知道了去中心化这个概念后(保守估计这个概念在我知道之前已经出来4、5年了),我不仅认识了这个现象,同时还能够定义这种现象,这让我感受到了由此及彼的认知过程,很有意思。
感受四:敬畏之心来源于认知而非无知
最后还说了,关于认知缺失和认知空白,如果你脑海里没有这个概念你就不会感知到这种存在,也就不会有认知空白带来的恐惧。
但这种认知空白是真实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你没有概念就消失了。
说话和文字表达有着巨大的差异,就像我想表达认知空白这个存在时,我用文字来表达就需要运用例证。
李笑来的强大能力之一就在于他能把复杂和抽象的东西具像化。比如认知这个问题:我在李笑来画过的图的基础上重新画了一个。
这个图想说的是,我们可以把认知分为三个维度,一个是基础维度:你知道,我也知道;升一个维度是:你知道,但我不知道,或者我知道但你不知道;再升一个维度是: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从这三个维度的图形就能很清晰的看到人的认知范围。
通过这幅图,我有个总结:
即人类的无知程度与第三个维度存在的大小成反比。
这让我想起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大致含义):
人类知道的越多, 就会发现自己无知的地方越多。
所以,这个世界的真实程度远不止我们想象的那样,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你身边的人、对你的生活、你的世界充满敬畏之心。
以上是这次小叙的部分感受,不光是为了总结,也是为了记录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段思考过程。我觉得我的记忆向来是不靠谱的,所以就写下来了。
当然如果你拥有《超体》中lucy那般强大的记忆力,连自己在母亲肚子里的感受都能记住,那就真没必要多此一举了。
最后,感谢苏磊、朱建锋两位的时间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