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潘乱写腾讯的一篇文章,论旨是:腾讯正从一家创业公司变成投资公司。如果单看结论,和一些联系过来的事实,确实几乎要相信,腾讯莫非已经脱离创业公司的奋斗期状态,成长要放慢,进入一个调整期,进而衰退一阵子。和《腾讯传》两相对比,忽然有了些感悟,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就是在正反两方面展开的,终于遇到了一次很好的事件,可以学习这种思维。
正面的材料是大手笔,有哲学性的抽象概括思维,有事实描述,反面的文章气势很磅礴,材料也足够煽动人们的联想。但是这两种对比一望去,体量是不成比例的。一篇文章,若干类比,确实无法磨灭腾讯作为一家互联网时代的伟大公司的光辉,腾讯曾数次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未来能否延续这种能力,需要更深入地论证。
文章提到腾讯的价值观:做一家令人尊敬的公司,上来就写十分虚。窃以为价值观本来就不是实在的,难道谷歌的“不作恶”就很实在么,同样会让人觉得虚,也没有表明公司要做的内容。价值观就是彰显公司最看重的品质,本来就是道德层面上的,怎么可能具体指出要做什么呢?
联系到腾讯的发展战略,要做生态森林,催生万物竞争,繁荣生长,早已过了具体地做一件事或者几件事的阶段。反过来,如果价值观中写着,要做好社交产品,或者要做好网游,反而可能限制公司的发展。互联网公司,依托于互联网而生,互联网本就是开放、连接、自由的。SpaceX公司毕竟是面向未来独一份的,或许目前,头部公司确实到了大象无形的程度。在价值观里,腾讯用“令人尊敬”显明其对社会责任的考量,不无必要。
在股价的演变形态上,用雅虎中国、百度做类比。只是现象部分类似,但是实质区别很大。雅虎中国作为一家曾经的知名门户,很难举出知名产品,用户黏性弱,在互联网早期昙花一现,并没有越过竞争期,其萧条有各种缘由,注重投资或许有影响,却不是主要原因,如果作者能将各种导致雅虎衰弱的因素列示对比,完成相关性分析,如此得到的结论,或可令人信服。
仅凭相似策略,便以此剑指腾讯向资本运用的战略转向不成功,犹如以东施和西施同比,做了一样的动作,就以为会有同样的效果。以此条看百度,百度的组织结构和腾讯也是差异甚大,百度的投资倒是少一些,未超过主业,可是市值仍然日渐落后。是否以资本为重,并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公司的标准。如果把世界范围的互联网头部公司拿出来对比一圈,或许更容易看出腾讯的优势与不足。
内部竞争机制也列出来,作为内部弊病之一,并例举由此导致的人员问题,中层管理者由于竞争被压制,无法让新人快速成才。任何问题,都应放在其所在背景中讨论,单独拿出来,放在世界范围中看,自然利弊皆在。如果这个机制,适应规模庞大的公司,存在也是合理的。
与阿里用人机制的对比,公司在不同阶段,似乎也没有可比性。阿里生态中,陆续有新的子生态裂生出来,在成长的公司里,人员自然也成长得快。腾讯在公司或某个产品的成长期,员工也是成长极快的。但是成长的速度总是分时区的,不可能世界的成长,最快的速度总是落在一家公司里。
腾讯的产品,已然渗透进社会生活,规模也达到世界巨头级别。外界对腾讯的观察,更重要的应是,作为一家超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它给中国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影响是善的还是恶的,因为这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人生。它是否在互联网行业导致了事实上的垄断,利用资源优势,阻碍其他行业参与者的发展。它是否为了盈利和更好的股价,采取了急功近利的举措,倾尽资源推广只利好自身却损坏社会公益的产品。
比如腾讯成为世界第一的网游公司,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世界会产生什么影响。接下来它的目标,或许是盈利性更好的网游公司,但是它真的是要把世界引领到娱乐至死的地步吗?娱乐有好处,给人带来灵感,不会玩的人无趣,灵性弱,但也有黑暗面,让人沉溺娱乐不可脱离,不理会其他任何事物,不作为不奋斗,却是在以精神鸦片毒祸众人。
我们自然还是希望,腾讯所做的公益和教育,能够让社会受到的有利影响逐渐改善其带来的不利熏染。腾讯,从某种意义来说,和其他互联网头部公司一起,不仅是影响着今天的人类生活,也在塑造未来的人类社会形态,参与着人类共同体的演变。虽没有马斯克的火箭公司一样旗帜鲜明,但是腾讯现在的每一个决策,是人类通往未来无限可能的入口之一。腾讯能不能担当这种责任,我仍抱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