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放学了,小亮子学着蝴蝶的样子飞出了教室。
正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燃烧着,就像浇上了一桶菜籽油。路两旁的庄稼都耷拉着脑袋,紧缩着身体。脚下的青石板都被烤成了灰白色,隔着鞋底都感觉到烫脚。空气中蒸腾着雾气,像一锅煮沸了的白开水。小亮子顾不上理会这熬人的炎热,肚子里一声声的吼叫催促着他飞奔回家。早上出门的时候就已经和母亲商量好了,中午是他最爱吃的"焖面"。
刚到家,小亮子就直奔厨房。然而,厨房里连一口开水都没有,更别说焖面了。母亲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见小亮子回来,赶紧擦掉脸上的泪水,对小亮子说:"桌子上有西瓜,你吃吧。"
小亮子真是饿了,也没多想。狼吞虎咽的吃了半个西瓜后,才想起来问:"妈,中午吃什么?""吃西瓜。"听到母亲的声音十分的忧郁和伤感,小亮子懂事的说:"西瓜好,解渴。"
午睡起来后,小亮子有点饿,毕竟西瓜就是一口水。老人们常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小亮子正在长身体,半个西瓜,一泡尿就没了。小亮子还想吃点什么,但看到母亲还没有醒,也就没敢吱声。小亮子想,如果是春天就好了。春天里有槐花和榆钱,直接从树上撸上一把扔到嘴里,甜滋滋的,好吃极了。母亲还会用槐花和榆钱做不烂子,再拌上辣椒和香油,哎!别提多美味了。
但现在是夏天,没有槐花和榆钱。小亮子只好抓起书包准备出门,计划着路上的哪棵树上已经挂了果子,虽然还是青色的,吃起来又酸又涩,但也能填饱肚子。那个时候的农村孩子,野菜是餐桌上的佳肴,野果就是最好的零食。
"桌子上有两个煮鸡蛋,带上,饿了吃。"母亲说话的时候依然侧着身子,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醒的。
听说有鸡蛋,小亮子的眼睛都绿了。直接冲向桌子,将两个鸡蛋捧在手心里。鸡蛋还有余热,显然是刚煮好不久。
鸡蛋在那个年代里是一个家庭最珍贵的东西,除了拿来换钱外,能享受鸡蛋的人也只有生病的老人和刚学会吃饭的小孩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