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对主人公阿米尔的最后一次笑语,也是阿米尔对哈桑之子索拉博无声的承诺。
胡塞尼的文字,从开篇,就有一种淡淡的悲悯色彩。倒叙回忆的写法,更在追忆中让人心怀惆怅。
这是一个关于追求与奉献,罪恶与救赎的故事。
阿米尔与仆人阿里之子哈桑,喝着同一个乳母的乳汁长大。他们一起玩耍,恶作剧,追逐阿富汗象征着荣誉的风筝。阿里说,喝同一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隔断。这话哈桑记住了,阿米尔总会忘记,在嫉妒哈桑打水漂比他好的时候,在父亲时不时对哈桑表示友好的时候,在心情不好想要找人发泄的时候,在想要恶意的作弄哈桑的时候,在那些贵族子弟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但私底下,无聊时,哈桑是很好的兄弟,和玩伴。
或许,他们在屋檐下喊出的人生第一个词——阿米尔叫出了“爸爸”,而哈桑叫的是“阿米尔”——真的带了真主的某种暗示:阿米尔的追寻,是爸爸的爱;而哈桑的追寻,确是阿米尔的情谊。
阿米尔对爸爸敬若神明。这个太阳一样耀眼的男人,是喀布尔的英雄,他总能随心所欲的打造自己的世界。他精明强干,带着世人的怀疑,建恤孤院、开公司、开药店、办餐厅,甚至迎娶贵族女,任性来去;他纯粹正直,只用心来评判世间是非黑白;他嫉恶如仇,能为正义宁死不悔。但是,阿米尔因为不类父亲勇敢、坚韧、担当,且母亲难产而死的现实,一直心怀原罪:他杀了父亲深爱的妻子。所以父子关系一直比较冷淡。向父亲证明自己能力的渴求,被父亲注目、聆听的渴求,赎还原罪获得幸福生活的渴求,从幼年时就占据阿米尔的内心。
哈桑或许在阿米尔心中有一席之地,但永远无法和父亲相提并论。
“我要爸爸全属我一人”。这样的独占心和嫉妒心,在阿米尔内心阴暗角落一天天成长,终于在1975年冬天开出罪恶之花。阿米尔为赢得风筝比赛,为获取爸爸的关注,亲眼目睹替他追逐风筝的哈桑被恶少凌辱而无声退缩——不仅仅是因为懦弱,而是在代表着父亲关注的风筝面前,他将哈桑作为了必须付出的代价,就像宰牲节上的羔羊,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
尽管阿米尔不断暗示自己,哈桑只是个卑贱的哈扎拉人,但他还是无法忽视内心的痛苦。“为你,千千万万遍”。一诺千金、忠诚为主的哈桑,再一次选择对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逆来顺受,想尽一切努力来恢复他们的关系。但这只让阿米尔难堪:这样忠心耿耿的纯粹灵魂,只会映照阿米尔内心的阴暗恐怖。甚至连哈桑送的生日礼物,都愧于接受。
阿米尔终于选择诬陷哈桑。逼走他。
哈桑最后一次做了牺牲:他承认了。像他曾经无数次挡在阿米尔面前一样。
至此,哈桑、阿里、父亲的痛苦,成倍的翻涌,成为缠绕阿米尔的诅咒,无法解脱。
这种让人窒息的生活因为国难而得到解脱。俄国兵侵占了喀布尔。阿米尔和父亲逃亡巴基斯坦,最终定居美国。
往事被掩埋在内心深处。但往事总能自行爬出来。
25年后,拉辛汗的电话,让阿米尔明白,罪恶不会因为逃避而减轻,真相可能还会让罪行更加深重: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英雄的父亲曾经占有了仆人阿里的妻子,生下了哈桑。
阿米尔一生都在追寻父亲。他们原来都深背罪孽。历史惊人的相似。阿里对父亲死心塌地,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
或许阿米尔幼时对哈桑的妒忌是对的,他继承了父亲所有的高贵品格。
但是,父亲毕竟是英雄。他一直在用全身心的大爱来忏悔。而阿米尔,却选择逃避。
至此,我们也不得不猜测,阿里曾经关于兄弟的叮嘱不仅仅是一句话。那或许是一种暗示。哈桑离开的那个雨夜,父亲的嚎啕大哭,也不仅仅是对多年情谊的不舍。那或许是一种愧怍。
无论如何,中年的阿米尔已经再次回到故地。踏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接回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他终于也放下种族、阶级、心理的障碍,大方向世人承认“他是我的侄儿。”
25年后阿米尔再次拿起风筝,看到饱受苦难沉默寡言的索拉博一闪即逝的微笑,迎风追逐风筝而去的时候,终于真正开始走上自我的救赎之路。
罪恶一旦发生,痛苦就永无止境。一切永远都无法恢复正常。能做的,或许只有像25年后的阿米尔一样,坦然的直面它。
为你,千千万万遍。当初哈桑为阿米尔做的,阿米尔又将为索拉博做到。这好像是一个轮回。忠诚、信任、奉献,勇敢、正直、善良,高贵的品行不能因为任何高尚或低劣的理由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