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真正能触到神经的不是实物而是记忆,记忆是天然的滤镜,只保留我们想要部分,大多时候我们渴望寻求的事物只是我们的构想。
曾经觉得晦涩难懂的文章现在耐下性子读完,到时别有一番滋味,来晚了鲁迅先生,我这算是朝书午读吧。
原来鲁迅的中年心情我到中年才越发明白。人到中年,人也渐渐沉静下来,脑海中往往出现的是过去的时光,尤其是疫情期间居家,回忆的时间也充裕:儿时绚丽多彩的回忆,少年时懵懂的情怀,青年时忘我奋斗的充实,点点滴滴流淌在心头。
此时再读鲁迅,他不再是高大冷硬的革命者形象,而是和我一样步入中年,回忆往事,细数记忆的中年人了。
《朝花夕拾》有一种时空交错的美,现在的我,过去记忆里的我,现在的我看过去的我的感受。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也是儿时鲁迅记忆最向往的五猖会。鲁迅用温暖的笔触描绘了一些难以忘怀的细节:五猖会会找儿童扮演《水浒传》中各种人物形象:寻黑矮汉,寻梢头大汉……寻茁壮妇人,歪头,青面,那么多不一样的人一起出现,该是怎样一副盛景。还有“高照”,类似于今天的杂技,表演者将长长的旗杆和彩旗放在头顶或者牙齿上,高兴了,甚至放在鼻尖上,那该是多么有趣。而且表演不是在舞台上,是在街上。甚至孩子自己都有机会穿上红衣,扮演囚犯,踩上一次“高跷”潇洒走一回。儿时的鲁迅恨不得自己大病一场让母亲为自己争取这么一个机会。这些构成了猖会的五彩斑斓,即使不能参与,有机会看上一看也是好的。终于鲁迅有机会看了,一切准备都已经做好,大船,船椅,饭菜,茶点 ……可以想见鲁迅当时的雀跃心情。可是,临行前父亲让鲁迅背一段新学的古文《鉴略》,(看这书名都觉着难背)不背会不准去。于是,七岁的孩子就这样在晴朗朝阳下背书,所有人都在默默等着他,母亲,阿长,船工……他到底会了没有?到底有没有去成五猖会?留待你们自己去书中寻找答案。
读到《父亲》一篇,感悟颇多。有人说鲁迅在这一文中深刻讽刺了庸医无用,中医害人。而我却读出了他不一样的情感。他不是在讽刺,而是在自愧,自愧自己的无助,无能。眼看着父亲一天天的被病魔折磨,任他一天天衰弱下去,自己却无能为力。尤其是中间有一段自我剖析,当他看到父亲喘气喘不下去时,他竟至于电光一闪的想到,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喘完了”是什么意思?是不再喘气,不再喘气就是死亡。不是厌倦,而是希望父亲不再受着痛苦的折磨,不如早日大去,这种想法一般人是不敢表达出来的,因为太过残忍,不符合中国人的良善和仁孝。也容易被人误解是厌倦重病的父亲,因为早有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此时,我深深理解,他说这话出发点是是爱,不忍,爱父亲,就不忍看他忍受病魔的折磨;爱父亲,就不忍看他一天天瘦弱下:去爱父亲,就不忍看他咳得喘不上气,希望他早日结束这样的折磨,而无药可治时,死亡,是唯一的解脱办法,即使病人并不想死。
为了给父亲治病,常常要请医生,一个普通中医诊费昂贵,每次出诊要一个大洋四角,一个大洋相当于现在的200多元人民币。在上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可以买到一担糙米,够普通平民一家吃几个月。可以在高档饭馆吃一顿豪华的午餐。鲁迅家庭原先是小康家庭,可以承担起这样的诊费。但中医所开药方很是奇葩,什么经霜三年的甘蔗,竹叶去尖,“点在舌尖上的名贵丹药”,甚至要原配的蟋蟀……一次次请医生,换医生,一趟趟买药,吃药。花尽了家中积蓄,可是,还是无能为力地亲眼目睹父亲病逝,鲁迅没有太多直言的悲怆,但文字中流露的悲哀和怀念,还有无助,在不动声色中深深打动了我。
这种人生经历当然对他一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